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长期注水对井周储层物性影响试验

发布时间:2017-09-05 22:41

  本文关键词:长期注水对井周储层物性影响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注水井 测井 泥质含量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水饱和度 大孔道


【摘要】:注水井经过长期高压注水,其周围储层物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利用套前、套后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评价地层泥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在套管井中进行双源距补偿中子测井和交叉偶极阵列声波测井确定地层目前的孔隙度,与裸眼井的孔隙度对比,定量评价地层孔隙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压力降落测试确定地层的有效渗透率,与以前的试井分析结果对比,评价有效渗透率的变化情况;进行脉冲中子全谱测井确定储层目前含水饱和度,分别与原始和完井时的含水饱和度对比,评价含水饱和度的变化情况。通过3口井现场试验得出:在非射孔层位以及射孔非主力生产层位,注水井长期高压注水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小;在射孔的主力生产层位,注水井长期高压注水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当孔隙度变化量大于4%,含水饱和度高于90%,关井初期地层压力降落幅度大、速度快,有效渗透率明显变大时,主力吸水层位已形成注水优势通道,需要采取封堵措施。研究成果为油田水淹层解释、下步综合治理、实现精细注水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关键词】注水井 测井 泥质含量 孔隙度 渗透率 含水饱和度 大孔道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0-007)
【分类号】:TE31
【正文快照】: porosity is greater than 4%,the water saturation is greater than 90%,the pressure drop is serious and very quick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osed-in well and the effective permeabilities are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greatly,the pre-dominant channels are form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军朋;司马立强;;合川地区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评价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0年10期

2 国家地质总局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五普实验室物性组;色谱法测定含水饱和度[J];石油地质实验;1978年01期

3 王德辰,秦凤山,李治锋;油层平面物理模型水驱过程含水饱和度分布的测定——微波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之一)[J];兰州大学学报;1978年01期

4 李治锋;王德辰;秦凤山;;油层平面物理模型水驱过程含水饱和度分布的测定——微波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9年01期

5 何武魁;冯自由;韩大匡;;微波法测定平面模型含水饱和度系统及其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1年03期

6 PhilipWylie,KishoreK.Mohanty,皇甫煊,杜劲松;近混相气注入中含水饱和度对采油量的影响[J];国外油田工程;1998年11期

7 张浩,康毅力,陈一健,李前贵,高波;致密砂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地质过程及实验模拟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2期

8 余家仁,唐阶庭;阿100井安山岩含水饱和度的讨论[J];新疆石油地质;1987年01期

9 张银海,,李长文;纵波特性与岩石含水饱和度关系的实验研究[J];测井技术;1995年01期

10 Ercill Hunt ,金羽龙 ,虞绍永;测井分析基础 第九部分:决定含水饱和度[J];石油物探译丛;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从道;尚作源;冯启宁;;用R、X确定水淹层含水饱和度及水洗时间[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庆杰;李贤兵;刘宝华;严守国;;低渗透储层滑脱系数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王巧智;游利军;康毅力;刘洪林;方朝合;;页岩气藏超低含水饱和度形成模拟及其意义[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马恩军;潘书民;张宪生;王宇虹;;含泥砂岩新含水饱和度模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高树生;胡志明;熊伟;班凡生;;桩74低渗透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偏高原因分析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特约记者 郑水平 通讯员 包玲;辽河掌握密闭取芯核心技术[N];中国石油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峰;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含水差异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0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00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