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6油藏复合调剖体系研制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D26油藏复合调剖体系研制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复合调剖 预交联颗粒 二次交联凝胶 采收率
【摘要】:大安油田D26油藏属于低渗透油藏,裂缝发育,优势通道明显,稳油控水技术难度大。针对此问题研制了预交联颗粒与二次交联凝胶的复合调剖体系配方:SD-410颗粒(粒径1~3 mm)0.01 PV+HPAM浓度1 400 mg/L+JQ-1浓度200 mg/L+FJ-1浓度200 mg/L+促凝剂CA浓度50 mg/L+热稳定剂ST浓度50 mg/L。该体系在原油中最高膨胀倍数可达3.79倍,突破压力2.77 MPa,具有良好的耐冲刷稳定性,且能够适应D26油藏80℃的平均油藏温度,有效封堵大裂缝,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复合调剖 预交联颗粒 二次交联凝胶 采收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力超覆下气体连续‘剥蚀’稠油边界层的驱油机制研究”(51574200)
【分类号】:TE348
【正文快照】: 2.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400)大安油田D26油藏为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平均孔隙度10.6%,平均渗透率0.28×10-3μm2,油藏埋深1 535~1 710 m,根据大安油田内24口取心井1 114.8m岩心上600余条裂缝数据统计,大安油田D26油藏中裂缝分布较规则,平均裂缝缝宽为6 mm,具有明显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旭;侯吉瑞;赵凤兰;孙丽丽;王爱华;;预交联颗粒调堵性能及粒径与孔隙匹配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柴德民,高国强,张桂意,段建辉;胜坨油田高耐盐性预交联水膨体合成条件优化研究[J];海洋石油;2004年03期
3 谢全;蒲万芬;刑杨梅;刘永兵;周小平;;预交联凝胶封堵性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6年04期
4 李进良,兑爱玲,王德强,曾玲;复合预交联颗粒调剖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04期
5 周亚贤,侯天江,郭建华,孙举,李旭东,王旭,张滨;耐温抗盐预交联颗粒调剖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年12期
6 龚险峰,穆哈拜,赵东,杨新明,褚玉宝,许国甫;预交联颗粒调剖的改进[J];钻采工艺;2005年03期
7 邹建梅,何晓燕,娄志强,廖泽文,陈美穗,刘俊杰;预交联颗粒调剖工艺的改进[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4期
8 郭艳;李树斌;吕帅;杨力生;王恺;;预交联颗粒调剖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7年10期
9 赵修太;闫国峰;李宏;李超群;宋奇;;注聚过程中预交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的防窜性能[J];化学研究;2012年02期
10 陈安;罗杨;乌永兵;;一种耐温抗盐预交联疏水型水膨体的合成及性能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述忍;康万利;杨润梅;赵昊阳;徐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预交联凝胶颗粒流变性的影响[A];流变学进展(2012)——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晓红;驱油用预交联体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崇;预交联凝胶堵漏剂研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王代刚;预交联凝胶颗粒分散体系微观渗流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3 景艳;新型预交联颗粒流向改变剂的研制及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801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0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