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苏北盆地庄2断块阜一段储层精细地质及剩余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21:41

  本文关键词:苏北盆地庄2断块阜一段储层精细地质及剩余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庄2油藏 阜一段 储层特征 沉积微相 沉积相模式 剩余油分布


【摘要】:高邮凹陷庄2断块油藏经过多年的开发,油田开始进入中含水期,面临着综合含水率上升、油层不断开始水淹、剩余油分布零散等诸多问题。对庄2断块油藏沉积微相、储层精细地质和剩余油研究对指导庄2断块的开发方案调整和挖潜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地层架构的为基础,指导理论是层序地质学和沉积学的理论,对沉积微相、储层性能和剩余油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阜一段的水下分流河流、河口坝、下水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坝缘5种沉积微相比较发育,在这5种沉积微相中水下分流河道砂岩最有利。阜一段垂向上可以划分为五期沉积作用,表现为三角洲进积沉积环境。由于西北部分物源的控制影响,沉积微相中砂岩的散布方位基本上是北西-南东的方向,呈朵叶状,砂岩沉积大部分是由水下分流河流沉积和河口坝的沉积方式。从阜一段相形式看,在垂向上,三角洲平原相、三角洲前部相部分发展比较有独立性,由下至上展示出两者的组合形式。阜一段各层内部隔层的数目和大小均不发育;各部分之间存在比较强的非均质性,隔层展布;其中非均质性存在中等程度、较强程度非均质。对庄2断块当中的阜一段目的层非均质性及其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对孔隙结构、注入水体压力等对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表现了结构、沉积微相、断块等要素对剩余油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庄2油藏 阜一段 储层特征 沉积微相 沉积相模式 剩余油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2
  • 0.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8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0.3 主要研究内容9-10
  • 0.4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0-12
  • 第一章 地质概况12-18
  • 1.1 区域地质概况12-15
  • 1.1.1 区域构造特征12-14
  • 1.1.2 地层特征14-15
  • 1.2 研究区地质概况15-18
  • 1.2.1 构造特征16
  • 1.2.2 小层划分16
  • 1.2.3 开发历程16-18
  • 第二章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18-23
  • 2.1 水下分流河流18-19
  • 2.2 河口坝19-20
  • 2.3 坝缘20-21
  • 2.4 席状砂21-22
  • 2.5 支流间湾22-23
  • 第三章 沉积微相空间展布及演化规律23-32
  • 3.1 单井相解释23-24
  • 3.2 剖面相解剖24-26
  • 3.2.1 切物源方向解剖24-25
  • 3.2.2 顺物源方向解剖25-26
  • 3.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26-29
  • 3.3.1 第1个中期旋回(E_1f_1~(2-5-1)~E_1f_1~(2-5-3)单层)沉积时期26
  • 3.3.2 第2个中期旋回(E_1f_1~(2-1)~E_1f_1_~(2-4)单层)沉积时期26-27
  • 3.3.3 第3个中期旋回(E_1f_1~(1-4-1)~E_1f_1~(1-4-4)单层)沉积时期27-28
  • 3.3.4 第4个中期旋回(E_1f_1~(1-2-1)~E_1f_1~(1-3-2)单层)沉积时期28-29
  • 3.3.5 第5个中期旋回(E_1f_1~(1-1-1)~E_1f_1~(1-1-2)单层)沉积时期29
  • 3.4 沉积相演化规律探讨29-32
  • 3.4.1 沉积相模式29-31
  • 3.4.2 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探讨31-32
  •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模型32-44
  • 4.1 微观非均质特征32-36
  • 4.1.1 岩矿非均质特征32
  • 4.1.2 成岩非均质特征32-34
  • 4.1.3 孔隙非均质特征34-36
  • 4.2 层内非均质特征36-37
  • 4.2.1 层内非均质描述36-37
  • 4.2.2 夹层分布特征37
  • 4.3 层间非均质特征37-39
  • 4.3.1 层间非均质描述38
  • 4.3.2 隔层分布特征38-39
  • 4.4 平面非均质特征39-40
  • 4.5 空间非均质特征40
  • 4.6 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影响因素40-42
  • 4.6.1 沉积微相影响40-41
  • 4.6.2 成岩作用影响41-42
  • 4.6.3 长期注水开发影响42
  • 4.7 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42-44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控制因素分析44-51
  • 5.1 剩余油微观分布及控制因素44-47
  • 5.1.1 剩余油微观分布模式44-45
  • 5.1.2 微观剩余油的形成与控制因素研究45-47
  • 5.2 剩余油宏观分布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47-51
  • 5.2.1 剩余油宏观分布模式47-49
  • 5.2.2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控制因素分析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55-56
  • 致谢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建军,孟元林,张靖,肖丽华,周s,

本文编号:805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05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