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后期矢量开发调整模式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后期矢量开发调整模式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特高含水后期 动态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矢量开发调整模式 胜坨油田
【摘要】:胜坨油田已整体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动态非均质性对开发的影响日趋严重,剩余油分布特征复杂多样,传统的层系井网调整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以剩余油研究为基础,提出侧缘微相富集型、砂体边缘富集型、非主流线富集型、非主力层富集型、厚层顶部富集型和夹层控制富集型6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平面上以侧缘微相富集型为主,纵向上多层油藏以非主力层富集型为主、厚层油藏以厚层顶部富集型为主。在矢量开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胜坨油田开发实践,针对侧缘微相富集型分布模式的剩余油,建立了平面相控矢量开发调整模式;针对多层油藏非主力层富集型分布模式的剩余油,建立了层系重组矢量开发调整模式;针对厚层顶部富集型分布模式的剩余油,建立了厚层协同矢量开发调整模式。矿场应用效果证实,在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后期利用矢量开发调整模式进行开发,能够提高采收率4%以上。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特高含水后期 动态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矢量开发调整模式 胜坨油田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ZX05011)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胜坨油田近极限含水期主导开发调整技术研究”(P12127)
【分类号】:TE327
【正文快照】: 胜坨油田位于东营凹陷陈家庄凸起的南坡,属于中高渗透砂岩构造油藏,是胜利油区已发现的探明地质储量最大的油田。于1964年投入开发,1990年进入特高含水期,2009年进入特高含水后期[1],截至2015年底综合含水率为96.25%。胜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油井普遍水淹严重,油田由整体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高敏;于文政;;胜坨油田沙二3层系氮气泡沫驱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5期
2 刘兰芹;令文学;程雪玉;张超;刘洪波;;胜坨油田沙二4-6单元二、三类砂体的潜力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5期
3 王端平,郭元岭;胜坨油田水淹油层解释方程统一性研究[J];石油学报;2002年05期
4 石万忠,陈开远,陈新军,朱红涛;地震属性参数在胜坨油田气藏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年02期
5 康元勇;胜坨油田不同含水期油水平面运动规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5期
6 谢文献;周宏斌;周娜;刘海宁;;40臂井筒测试技术在胜坨油田的应用[J];石油机械;2009年10期
7 周宏斌;;胜坨油田工程测井配套技术[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2年05期
8 梁开芳;解通成;安炳生;赵福麟;孙铭勤;;示踪剂在胜坨油田封堵大孔道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年01期
9 杜启振,刘泽容,杨少春;胜坨油田微型构造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10 徐守余;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二区储层微观渗流场演化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慧;陈致林;王广利;王忠;;含氮化合物与有机包裹体的地质应用-以胜坨油田为例[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振华;杨少春;邱隆伟;曹翠;陈宁宁;;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砂层组相控建模研究[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亚洲 孙玉荣;油水并重打通老油田开发“任督二脉”[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程强 通讯员 张慧 宋淑慧 丁亚洲;5亿吨储量大突围[N];中国石化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明玉坤;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3单元储量动用质量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赵建勇;胜坨油田产液规模调整技术经济界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3 黄文科;胜坨油田二区沙二3~4小层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梁军彬;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评价及挖潜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5 周天福;胜坨油田高强度接枝共聚物深部封窜工艺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7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7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