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20 14:39

  本文关键词: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难点及其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威远—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威远区块 页岩气水平井 井筒完整性 驱油前置液 韧性水泥 理论模型 固井


【摘要】:针对四川盆地威远一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中所面临的油基钻井液与水泥浆不相容、高密度油基钻井液驱替困难、水泥环在大型体积压裂条件下易破坏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水泥环密封力学参数理论依据、保证界面胶结的驱油前置液、满足压裂条件的韧性水泥石和有利于井筒密封的固井工艺技术等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①建立了考虑水泥环塑性特征及界面胶结强度的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理论模型,可指导页岩气水平井水泥石力学性能设计,减小微间隙的发生;②开发了驱油前置液,其对油基钻井液的冲洗效率超过90%且与油基钻井液及水泥浆相容性好;③根据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理论模型所开发的韧性水泥石,在保证相对较高抗压强度的同时杨氏模量降低30%;④确定了清水顶替等适用于页岩气井的固井技术,有利于保证井筒的密封性能。该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的12口井,水平段平均固井优质率达到92%,后期压裂效果良好,有效地保证了井筒的密封完整性,为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固井公司;
【关键词】四川盆地 威远—长宁国家级页岩示范区 威远区块 页岩气水平井 井筒完整性 驱油前置液 韧性水泥 理论模型 固井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基础研究”课题3“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关键基础研究”(编号:2013CB228003)
【分类号】:TE256
【正文快照】: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但是与美国页岩气开发 相比,难度相对较大,在页岩气形成地质年代、埋深、 保存条件、钻井难度及压裂压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 异。地质年代方面美国页岩气较新(上古生界和中生 界,以海相地层为主,地质构造相对稳定),中国页岩气较老(地质构造相对活跃,聚集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月先;钟水清;;川渝地区页岩气藏勘探新选向研讨[J];青海石油;2008年03期

2 赵群;王红岩;刘人和;拜文华;张晓伟;;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及我国勘探前景[J];天然气技术;2008年03期

3 张金川;汪宗余;聂海宽;徐波;邓飞涌;张培先;殷毅;郭华强;林拓;张琴;张德明;;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4 张林晔;李政;朱日房;;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J];天然气工业;2009年01期

5 张利萍;潘仁芳;;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6 李新景;吕宗刚;董大忠;程克明;;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7 李建忠;董大忠;陈更生;王世谦;程克明;;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与战略地位[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8 谭蓉蓉;;专家谈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9 聂海宽;唐玄;边瑞康;;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J];石油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永权;;页岩气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浅析[J];才智;2010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2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5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6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7 刘海锋;赵玮;;关于页岩气开发技术状况及研究方向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聪;段文哲;包书景;;遥感技术在复杂山区页岩气早期勘探中的应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10 李世臻;刘志强;;页岩气地质研究应重视的几项基础工作[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克利福德·克劳斯 汤姆·策勒(美) 王可 译;页岩气开发改变了这里[N];中国化工报;2011年

2 记者 杨晓宇;页岩气开发“十二五”决意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汪陵;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令人期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4 范力 许新峰 顾家瑞;美国页岩气开发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秀强;页岩气勘探开发 必须走“中国道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鑫轶;勘探页岩气不可照搬美国模式[N];中国石化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奚震;唤醒页岩气要过技术这道坎[N];中国石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韩晓杰;我国页岩气开采蓄势待发[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林英;“页岩气革命”你了解多少?[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洋;波兰开采页岩气态度坚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张宏学;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郭晶晶;基于多重运移机制的页岩气渗流机理及试井分析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4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牛聪;页岩气藏基质渗透率修正及试井分析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7 梁利平;页岩气藏体积压裂评价及产能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邓佳;页岩气储层多级压裂水平井非线性渗流理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9 聂昕;页岩气储层岩石数字岩心建模及导电性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俞杨烽;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结构描述及失稳机理[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婷;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2 李陈;页岩气非定常渗流理论及其试井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马晓彬;中—低勘探程度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刘禹;页岩气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6 蔡万江;基于专利信息的页岩气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怀龙;页岩气藏渗流理论及单井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8 苏俊;页岩气储层双侧向测井有限元正演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颜君;页岩气储层感应测井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琚璇;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88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888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