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2008年
本文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类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2008年
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分析
孙强 秦四清 马平
【摘要】:对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蠕变是岩石重要的力学性质之一。岩石在各个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曲线具有几何相似性。根据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曲线可以近一步分析得到等时模量曲线。在岩石蠕变本构描述十分复杂、至今没有成熟的理论的情况下,应力-应变比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P642.3
【正文快照】:
1引言蠕变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类岩石工程中,大盆的失稳都与岩石的蠕变特征密切相关。在软岩巷道中的端变现象更加明显,巷道周边围岩在支架的维护下岩石的应力并不增大,,但其变形随着时间推移增大。某隧洞初期洞径如图1a所示,但一个月后洞径显著的收敛(图lb)。因此岩石蟠变破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广德;石豫川;葛华;寇佳伟;单治钢;周春宏;;岩爆与围岩分类[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2 蒋良潍;黄润秋;;反倾层状岩体斜坡弯曲-拉裂两种失稳破坏之判据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3期
3 朱合华,叶斌;饱水状态下隧道围岩蠕变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2期
4 李化敏,李振华,苏承东;大理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昌星;阮怀宁;朱珍德;罗润林;;锦屏深埋长大引水隧洞围岩蠕变特性仿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2 齐明山;徐正良;崔勤;宁佐利;;风化破碎类花岗岩三轴流变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3 胡义;徐光黎;申艳军;朱可俊;;块体理论在水电站洞室围岩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4 罗志德;杜逢彬;侯亚彬;邱贤德;;建设工程地基基础岩土试验检测的技术途径[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5 任洋;李天斌;张广洋;牛文林;林之恒;;高地应力隧道围岩分级BQ-hg法的研究及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6 吕霁;崔颖辉;刘佳;鲁海;;岩石力学强度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张成渝;洛阳龙门石窟水的赋存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李伟;谢和平;王启智;;大理岩动态劈裂拉伸的SHPB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6年01期
9 宋小林;张继春;郭学彬;肖正学;;软弱顺倾岩体爆破层裂的准静态力学模型应用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8年06期
10 佴磊,汪发武;层状岩体边坡破坏形式的工程地质判别[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金辉;康毅力;李大奇;游利军;;致密砂岩储层裂缝面结构模型及应力敏感性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达明;尚彦军;孙福军;孙元春;吴锋波;刘志强;;岩体强度估算方法研究及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3 周剑;张路青;胡瑞林;王学良;;大型结构面产状影响下应力波传播规律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齐明山;徐正良;崔勤;宁佐利;;厦门海底隧道围岩流变特性及其特征曲线[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宋小林;谢和平;王启智;;大理岩的高应变率动态劈裂实验[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夏桂云;Yoshimine M;宋丽;;统一强度理论对土质材料的实验验证和对比[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唐世斌;唐春安;李连崇;张永彬;;湿度扩散诱发的隧洞时效变形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8 韩庚友;王思敬;张晓平;王彦兵;赵国斌;马超锋;;分级加载下薄层状岩石蠕变特性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9 刘唐生;苏伯苓;刘振英;陈华晨;郭春奎;;丰宁县牛圈银金矿露采边坡稳定性计算中的若干问题[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10 胡瑞林;谭儒蛟;崔芳鹏;丁恩保;魏欣;杨林;刘厚健;李凤亮;;青海省八大山滑坡的基本特征和稳定性初步评价[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同彬;深部岩石蠕变特性试验及锚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绍杰;深部条带煤柱长期稳定性基础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敬源;井壁稳定性若干力学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李刚;水岩耦合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郭保华;循环加载下岩石裂隙变形与渗流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国富;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文东;复杂高坝坝区边坡岩体的非线性损伤流变力学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王睿;煤层顶底板突水地质力学条件及其危险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志国;深部开采上覆岩层中采动裂隙网络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娟;类岩石材料蠕变本构试验研究及基于FLAC~(3D)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仰强;石膏蠕变特性及矿房矿柱长期稳定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义洪;渗流作用下深部矿场采动围岩的传热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永永;小净距软弱围岩隧道二衬支护参数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贾伟;佛岭隧道破碎带围岩蠕变变形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姚伟林;超固结粉质粘土短期蠕变行为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建钧;水平定向钻孔应力—应变及失稳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殷凤霞;大红山铜矿435中段54-58盘区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李开伟;云南大红山铜矿深埋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张川;套管钻井套管柱疲劳寿命预测分析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卸文,黄润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类探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2 张忠亭,王宏,陶振宇;岩石蠕变特性研究进展概况[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6年S1期
3 赵生才;深部高应力下的资源开采与地下工程——香山会议第175次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4 张倬元,宋建波,李攀峰;地下厂房洞室群岩爆趋势综合预测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5 韩爱果,聂德新;某电站地下厂房围岩质量综合分级[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2期
6 王文,任光明,左三胜,万宗礼,杨天俊,张富荣;深埋长大隧道围岩分类评价的探讨与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7年04期
7 陈昌彦,王思敬;工程岩体断裂构造发育程度的定量评价研究IAEG信息(会讯)[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8 陈红旗,黄润秋;反倾层状边坡弯曲折断的应力及挠度判据[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9 伍法权;云母石英片岩斜坡弯曲倾倒变形的理论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04期
10 刘竹华,姚宝魁,杨家录;钻孔岩芯饼状断裂破坏机制[J];工程地质学报;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培苓,吴开统,焦远碧,李纪汉,刘晓红;岩石蠕变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的实验研究[J];地震学报;1991年01期
2 康永刚;张秀娥;;基于Burgers模型的岩石非定常蠕变模型[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3 赵阿兴;岩石蠕变破坏实验研究及其对地震预报的意义[J];地震地质;1992年01期
4 施行觉;赵闯;李成波;温丹;;岩石蠕变破裂过程及其响应比变化的实验研究[J];地震学报;2010年03期
5 康永刚;张秀娥;;岩石蠕变的非定常分数伯格斯模型[J];岩土力学;2011年11期
6 谭云亮;颜伟;马洪岭;;细观非均质岩石蠕变特征的物理元胞自动机模拟[J];岩土力学;2006年S1期
7 马珂;宛新林;贾伟风;宛传虎;;岩石蠕变模型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10期
8 阎岩;王思敬;王恩志;;基于西原模型的变参数蠕变方程[J];岩土力学;2010年10期
9 侯公羽;;岩石蠕变变形的混沌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7期
10 吴秀仪;刘长武;沈荣喜;杨旭;;水压与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岩石蠕变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强;秦四清;马平;;岩石蠕变的应力-应变比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2 杨映希;赵闯;李成波;施行觉;;岩石蠕变和反蠕变的实验研究及比较[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梅升华;;脆性状态下岩石蠕变的实验研究[A];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1950-1990)[C];1990年
4 梅升华;;高温下岩石蠕变的结构理论和形式理论[A];地球物理研究所四十年(1950-1990)[C];1990年
5 荣耀;许锡宾;靖洪文;赵明阶;;不同含水岩石蠕变试验电磁辐射频谱分析[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来贵;李磊;刘学;;岩石长期稳定性与工程寿命预估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阿兴;;一种快速测定岩石长期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及应用[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8 刘康敏;王兰生;;顺层高边坡蠕变的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9 蔡袁强;王军;;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黏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传孝;黄东辰;张加旺;贺加栋;;坚硬岩石弱蠕变特性实验曲线的初级函数拟合[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阎岩;渗流作用下岩石蠕变试验与变参数蠕变方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李成波;岩石蠕变实验及非定常参数粘弹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何峰;岩石蠕变—渗流耦合作用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少东;岩石力学参数的时效性及非定常流变本构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赵闯;岩石粘弹性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欣;充填体蠕变本构模型及其工程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晏锐;影响井水位变化的几种因素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
3 何涛;沙坝土矿红页岩蠕变特性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王建钧;水平定向钻孔应力—应变及失稳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陈立杰;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理论的冻土本构模型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类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3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