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2004年

发布时间:2016-10-14 14:20

  本文关键词:国外水电环境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2004年

创建满足工程需要的多自然型河流

沈坚  杜河清  

【摘要】:水利工程具有改造自然的性质,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不得不改造自然的同时,尽量少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或者在必须要修建工程措施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尽可能少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关注日本近几年河道治理的进程,从中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借鉴,包括治理的思路及在治理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一些治理方法。文中还列举了几种较为成功的施工方法,可以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保护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
【分类号】:X171
【正文快照】:

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所赋予的水的条件,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水利工作的根本任务。但是水利具有改造自然的性质,任何一项水利工程的修建,要经过大自然的最终检验,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所有水利工作必须面临的问题。现代水利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人类的生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升华;;不同生态河道基质材料对氮磷的吸附对比研究[J];北京水务;2006年04期

2 唐万林;禹雪中;;国外水电环境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3 何松云,杨海军,闫德千;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尺度[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10期

4 何松云;韦亚芬;杨海军;;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与问题[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12期

5 蔡旭东;;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工程生态效应[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1期

6 麻泽龙;谭小琴;周伟;程根伟;;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水利水电;2006年01期

7 于国荣;夏自强;蔡玉鹏;余文公;;河道大型水库水力过渡区及其生态影响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8 董哲仁;河流治理生态工程学的发展沿革与趋势[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1期

9 董哲仁;美国基西米河生态恢复工程的启示[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9期

10 孙东亚,董哲仁;关于堤防工程规范中增加生态技术内容的建议[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清水;;闽北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分析及对策思考[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董建伟;;对裸露土坡水土流失的拟自然治理理念与实践[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刘俊勇;陈军;英晓明;;水利工程中的渗流与生态[A];水工渗流研究与应用进展——第五届全国水利工程渗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与补偿[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白音包力皋;;基于生态的水库管理[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永胜;叶碎高;郑加才;;河流修复技术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邓欢欢;葛利云;李建华;赵建夫;;河道生态修复中的生态护岸技术[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永胜;河流健康生命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肖建红;水坝对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及其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胡庆和;流域水资源冲突集成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大勇;河网地区多功能河道断面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侯俊;生态型河道构建原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罗朝晖;生态河道构建技术及净污效果实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周积果;河流恢复模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周新玲;沙颍河生态治理思路探讨[D];河海大学;2005年

6 吴亭;城市滨江(河)灰色域矛盾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樊健;河流生态径流确定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戴栋超;西北地区城市景观水域水质改善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罗艳;宁波市樟溪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静;唐代农田水利建设及其生态效应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鼎言;;略论水利生态与生态水利[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哲仁;生态水工学——人与自然和谐的工程学[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1期

2 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献宇;;土地整理生态效应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孙状云;;“猴坑”模式给人们的启示[J];茶博览;2011年05期

3 陈孜;;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4 刘宝田;王桂玲;;绿色食品的发展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J];华章;2011年21期

5 谢日升;;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资源问题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6 李小兵;郑连合;;三里河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浅析[J];河北水利;2011年07期

7 周宇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1年06期

8 原志华;;渭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进展[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9 侯刚;;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8期

10 吴海莲;刘生明;多杰扎西;;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形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坚;杜河清;;创建满足工程需要的多自然型河流[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2 郝润全;高建国;李云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梁福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研究[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淑英;高永胜;叶碎高;郑加才;;合理水面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初探[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张树彬;王清;郭秀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孙小霞;胡祥青;冯晓晖;刘辉文;;景德镇陶瓷工业窑炉的变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二)[C];2009年

7 陈志斌;;现金流内部控制:生态环境视角与风险防范导向[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李宗领;;退耕还林修复生态环境创新模式研究[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运海;;铁路发展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是环境保护[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许景峰;丁小中;;走出建筑设计中节能与生态的误区[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 继军 俊雅;[N];陕西日报;2010年

2 牛新生;[N];江阴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王洪林;[N];阿坝日报;2005年

4 通讯员 李子佳;[N];桂林日报;2005年

5 记者 张兆军;[N];科技日报;2005年

6 戈锋;[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7 许芳芳 记者 邓荣军;[N];南昌日报;2005年

8 姚远 景红伟;[N];盘锦日报;2005年

9 实习生 刘富 记者 夏先清;[N];四川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卫东;[N];宝鸡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笪浩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尼庆伟;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海量;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兴春;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宋文东;红树植物红海榄系列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郑丽波;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赵玉田;灾荒、生态环境与明代北方社会经济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堂;福建省林地针叶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许熙巍;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王军;铜陵相思河流域采矿活动中重金属的迁移和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汪瀚;合肥市城区人口承载能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林茂昌;基于RS和GIS的闽江河口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立新;基于RS与GIS的天山北麓生态环境演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何洲娥;社会团体参与公共决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杨孝志;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鲁迪;人为干扰下的生态补偿[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舒展;扎龙湿地生态环境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国外水电环境认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0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