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薪炭林银合欢治理元谋干热河谷冲沟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0 11:52

  本文关键词: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的生态恢复——以向家坝水电工程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2006年

薪炭林银合欢治理元谋干热河谷冲沟的效应研究

纪中华  方海东  廖承飞  沙毓沧  杨艳鲜  

【摘要】:冲沟是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产物,在金沙江流域元谋干热河谷发育的冲沟,溯源侵蚀速度为50 cm/a, 最大达200 cm/a。系统内冲沟的密度为3-5 km/hm2,最大密度达到7.4 km/hm2。冲沟的形成主要与该地域的地貌特征、地层质地、气候特点、土壤表层结构等因素有关。对此类退化系统的生物治理的物种选择是十分困难的,技术也是相对缺乏的,为此,本项目总结用薪炭林树种银合欢和其它物种配合治理冲沟的效果与技术。结果表明:银合欢是干热河谷首选的冲沟治理树种,由于它的自我繁殖能力特强,可导致系统具备乔层、灌层、草层的群落结构,并有较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治理后,系统的根土作用层良好,起到固土的作用,防止土壤冲刷,减缓冲沟侵蚀的速度;治理后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明显,综合经济价值可达3.82万元/hm2。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干热河谷生态恢复与示范”,编号2001BA606A-07。
【分类号】:S714.7
【正文快照】:

地域特点及冲沟的形成 地貌特征 元谋干热河谷两侧山坡处于河床与高山区的 过渡带,在河谷剖面的变化上,出现多处地形明 显转折的变化形态,这是对水动力作用相应的敏 感地带,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侵蚀、崩 塌或滑坡。如果对这些敏感带不加保护而任意破 坏,必然加速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祥浩;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3期

2 王晗生,刘国彬;植被结构及其防止土壤侵蚀作用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3 柴宗新;我国南方土地侵蚀特点[J];山地研究;1996年04期

4 刘淑珍,柴宗新,范建容;中国土地荒漠化分类系统探讨[J];中国沙漠;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辉;杨艳鲜;潘志贤;纪中华;方海东;岳学文;钱坤建;;干热河谷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2 朱冰冰;李鹏;李占斌;夏绪银;;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植物种类与立地类型的配置[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3期

3 田亚平,彭补拙,谢庭生;红色荒漠化雏议[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4 宫阿都,彭奎,杨清伟,范月娇;攀西地区实施退耕和天保工程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2期

5 黄成敏,艾南山,姚建,罗文锋;西南生态脆弱区类型及其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6 刘方炎;李昆;马姜明;;金沙江干热河谷几种引进树种人工植被的生态学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7 曾旭;陈芳清;许文年;王建柱;夏振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的生态恢复——以向家坝水电工程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1期

8 周旭;张斌;刘刚才;;元谋干热河谷近30年植被变化遥感监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9 刘方炎;李昆;孙永玉;唐国勇;张春华;;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气候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2期

10 孙涛;毕玉芬;赵小社;许岳飞;冯林;;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石漠化的概念及内涵[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2 杨胜天;王玉娟;吕涛;刘瑞禄;;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需水定额、定量研究——以贵州中部地区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3 拜得珍;纪中华;廖承飞;杨艳鲜;方海东;;浅析干热河谷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土壤工程技术——以云南元谋为例[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4 杨艳鲜;纪中华;廖承飞;刘光华;杨顺林;;元谋干热河谷区山羊圈养复合模式试验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5 杨艳鲜;纪中华;沙毓沧;方海东;廖承飞;潘志贤;;元谋干热区退化山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自然资源的利用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6 沙毓沧;纪中华;李建增;方海东;杨艳鲜;廖承飞;黄兴奇;;西南地区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问题[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7 江功武;朱红业;钱坤建;范月清;孔维喜;史亮涛;金杰;;人类活动对元谋干热河谷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8 李昆;刘方炎;张春华;;干热河谷气候本质特征与植被恢复[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钦;崇明岛南岸不同植物配置模式护岸能力及优化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复;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刘方炎;金沙江干热河谷滇榄仁与锥连栎幼苗建成机制及生态适应性[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刘鸿雁;哈尔滨市景观格局变化及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王华;植被护坡根系固土及坡面侵蚀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姚健;喀斯特人工林凋落物特性及对土壤生态功能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郭新波;红壤小流域土壤侵蚀规律与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李阳兵;重庆市典型岩溶山地生态退化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张建辉;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土壤特性与植被恢复技术[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10 延昊;中国土地覆盖变化与环境影响遥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伯骞;华北落叶松林更新过程与枯落物蓄水功能对经营措施的响应[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戎宇;喀斯特山地人工林凋落物对土壤肥力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立新;干旱对海河流域典型森林土壤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熊力;红层软岩崩解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11年

5 秦旭;陕北地区生态用水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6 唐家良;紫色土丘陵区种植模式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7 王广军;基于RS、GIS的阜新地区荒漠化动态监测与演化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谢锦升;生态恢复过程中碳贮存、能量及养分循环的变化[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9 庞学勇;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特性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10 王耀庭;基于GIS西北干旱区荒漠化危险度的研究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师庆,吕井;灌草丛根系在保护土壤资源上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2 饶良懿,朱金兆,毕华兴;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刘玉平;荒漠化评价的理论框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8年03期

4 尹光彩,周国逸,刘景时,张德强,王旭;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年03期

5 柴宗新;试论广西岩溶区的土壤侵蚀[J];山地研究;1989年04期

6 黄成敏,何毓蓉;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J];山地研究;1997年04期

7 陈奇伯,王克勤,李金洪,朱国进,李跃;元谋干热河谷坡耕地土壤侵蚀造成的土地退化[J];山地学报;2004年05期

8 黄成敏,何毓蓉;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的土壤抗旱力评价[J];山地研究;1995年02期

9 柴宗新;试论土地侵蚀[J];山地研究;1996年02期

10 魏宝麟,王松龄,李海文;森林覆盖率计算方法对比[J];世界林业研究;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涛;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冲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测绘通报;1965年11期

2 柴宗新,范建容,刘淑珍;金沙江下游元谋盆地冲沟发育特征和过程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4期

3 王洪财;郑春南;;浅谈大比例尺地形图内业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4 孙守昌;;御路沟砂砾岩丘陵冲沟防治措施调查研究报告[J];辽宁农业科学;1965年05期

5 周华山;笔架山地区地貌发育特点的初步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6 丁尚清;黄土沟谷地貌在1:10000、1:5000地形图上的表示方法[J];测绘通报;1991年04期

7 胡连英,徐学思,孙寿成;茅山东侧断裂现代运动的地貌学特征[J];江苏地质;1994年01期

8 姚瑞云;;浅谈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地貌采集技巧[J];测绘标准化;2010年02期

9 刘太宇;浅谈黄土地貌及在地图上的表示[J];四川测绘;1994年01期

10 ;山地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纪中华;方海东;廖承飞;沙毓沧;杨艳鲜;;薪炭林银合欢治理元谋干热河谷冲沟的效应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2 崔炳光;高建新;;对测量学教材中几个地貌名词的探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一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毅;汤国安;;基于黄土塬区地貌发育特征的沟沿线分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的生态恢复——以向家坝水电工程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6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146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