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足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4:19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水足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水资源作为21世纪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人类的生活生产起到关键性作用。本研究基于虚拟水的概念计算2003—-2012年福建省水足迹和2012年福建省各地市的水足迹。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对福建省水资源利用进行研究,更加真实反应福建省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量。一、对国内外虚拟水和水足迹研究进行回顾,对福建省的水足迹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福建省历年水足迹和各地市的水足迹差异研究尚属空白;二、对福建省的概况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福建省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福建省水资源禀赋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其中厦门、泉州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警戒线,福州的人均水资源量接近国际警戒线,沿海地区水资源利用较紧张;三、对虚拟水和水足迹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和辨析,对水足迹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四、对福建省及各地市的水足迹进行计算,福建省历年水足迹呈上升趋势,2012年水足迹为374.28亿m13,其中农业水足迹最大,工业水足迹次之,生活用水和其他水足迹最小,人均水足迹为998.61m3。2012年水足迹强度为189.97m3/万元,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2年城乡虚拟水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4和1.54,差异逐渐缩小。通过分析福建省的水资源和水足迹的关系,发现福建省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不当的生活生产方式给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厦门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投入相同的农业水资源带来的农业产值最低,厦门并不适合发展农业,可以通过虚拟水流动来满足对农产品的需求;五、对福建省水足迹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福建省水资源自给率平均水平维持在80%左右,水资源进口依赖度平均值为10%左右,水资源总体废弃率低,但是个别河段污染较大。水足迹贸易出口大于进口,是水资源输出地。水资源匮乏度年际变化大,个别年份高达42.25%。农业水足迹波动大,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六、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主要是转变生活生产方式;利用生态化技术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遵守生态平衡、阈值为度的原则;加大林区生态补偿力度;山海联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强森林“绿水”涵养能力等。
【关键词】:水足迹 虚拟水 评价 对策 福建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213.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12
- 第一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3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3-16
- 1.3.1 国外研究进展13-14
- 1.3.2 国内研究进展14-16
- 1.4 研究设计16-22
- 1.4.1 研究内容16-17
- 1.4.2 研究方法17-20
- 1.4.3 数据来源20-21
- 1.4.4 研究技术路线21
- 1.4.5 研究创新点21-22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2-28
- 2.1 福建省概况22-24
- 2.1.1 自然地理特征22-23
- 2.1.2 社会经济概况23-24
- 2.2 福建省水资源特点24-27
- 2.2.1 水资源量总体丰富,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均24
- 2.2.2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制约社会经济发展24-26
- 2.2.3 水土流失及部分河段污染严重26-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水足迹概念及计算方法28-34
- 3.1 概念28-29
- 3.1.1 虚拟水的概念28
- 3.1.2 虚拟水的特性28
- 3.1.3 水足迹的概念28-29
- 3.1.4 虚拟水与水足迹的区别与联系29
- 3.2 水足迹的计算方法29-31
- 3.2.1 区域水足迹计算29-31
- 3.2.2 水足迹强度31
- 3.2.3 人均水足迹31
- 3.3 水足迹相关评价指标31-33
- 3.3.1 区域水足迹结构指标31-32
- 3.3.2 区域水足迹效益指标32-33
- 3.3.3 区域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标33
- 3.3.4 水资源可持续性能指标33
- 3.4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福建省水足迹计算结果34-46
- 4.1 福建省历年水足迹34-35
- 4.2 水足迹强度与人均水足迹35
- 4.3 农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虚拟水含量对比35-37
- 4.4 福建省农业水足迹内部结构37
- 4.5 福建省农作物生产中蓝水、绿水比重37-38
- 4.6 福建省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38-39
- 4.7 福建省水资源总量与内、外部水足迹对比39-40
- 4.8 福建省2012年水足迹空间差异40-44
- 4.9 本章小结44-46
- 第五章 福建省水足迹指标评价46-52
- 5.1 区域水足迹结构指标46-47
- 5.1.1 水资源自给率46
- 5.1.2 水资源进口依赖度46-47
- 5.2 区域水足迹效益指标47-48
- 5.2.1 内部效益指标47
- 5.2.2 外部效益指标47-48
- 5.3 水资源生态安全指标48-49
- 5.3.1 水资源匮乏指标48-49
- 5.3.2 水资源压力指标49
- 5.4 水资源可持续性指标49-50
- 5.5 本章小结50-52
- 第六章 影响福建省水足迹的因素分析52-58
- 6.1 水资源利用效率52-53
- 6.1.1 农业水资源消耗系数52
- 6.1.2 工业用水利用效率52-53
- 6.2 产业结构与水资源配置53-54
- 6.3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54
- 6.4 林分结构与森林绿水涵养能力54-55
- 6.5 生活水足迹与灰水足迹55-56
- 6.5.1 生活水足迹55
- 6.5.2 污染减排与灰水足迹55-56
- 6.6 本章小结56-58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58-64
- 7.1 结论58-59
- 7.2 减少福建省水足迹主要对策59-62
- 7.2.1 转变生产生活方式59-60
- 7.2.2 生态化技术体系应用60
- 7.2.3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60
- 7.2.4 遵循生态平衡、阈值为度的法则60-61
- 7.2.5 加大林区生态补偿力度,实现三大效益相统一61
- 7.2.6 山海联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61-62
- 7.2.7 加强森林“绿水”涵养能力62
- 7.3 研究不足62-63
- 7.4 研究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70-72
- 致谢72-74
- 个人简历74-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君;杨玉蓉;毛德华;田亚平;;中国虚拟水战略区划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2 孙才志;韩雪;秦晓楠;;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稳定性[J];地理研究;2014年03期
3 邱永扬;;福建省水资源现状及其利用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4 李新文,陈强强;国内外虚拟水研究的发展动向评述[J];开发研究;2005年02期
5 龙爱华,张志强,徐中民,苏志勇;甘肃省水资源足迹与消费模式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6 诸大建;田园宏;;虚拟水与水足迹对比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郑晖;王文静;石培基;王红;;甘肃省武威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动态评估[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3期
8 方恺;;足迹家族:概念、类型、理论框架与整合模式[J];生态学报;2015年06期
9 袁野;胡聃;;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中国居民虚拟水消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10 时丽艳;王力;何冬晓;;水资源短缺的有效解决途径——虚拟水战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晓华;黑龙江省虚拟水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水足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2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