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动态高密度视电阻率法的防渗墙底界判定

发布时间:2021-10-21 05:55
  防渗墙广泛应用于堤坝防渗处理,为确保其抗渗能力,需对墙体底界进行检测。为提高对防渗墙底界的判定能力,提出了动态高密度视电阻率测试方法。构建了防渗墙物理模型,并在模型两侧分别布置了高密度电法测试系统和钻孔,通过测试钻孔注入盐水前后的动态电性参数,发现视电阻率及其变化率对受注水影响的地质体敏感,初步确定注水后的地质体视电阻率变化率约为15%时可作为模型底界判定的依据。工程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08)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动态高密度视电阻率法的防渗墙底界判定


防渗墙模型构建(尺寸单位:m)

视电阻率,动态,测线,电极间距


动态视电阻率测试系统(见图2)由两部分组成:① 在防渗墙的一侧布置高密度电法测试电缆,以动态观测防渗墙该侧地下介质的导电性变化特征。实际中电法测线长度一般约为防渗墙设计埋深的3倍且相邻电极间距不大于2 m。本次试验中电法测线内布置电极64个,相邻电极间距0.02 m,控制测线长度1.26 m。② 在防渗墙的另一侧布置钻孔,用以向地下介质注入盐水,进一步改变地下介质的导电性,一般要求钻孔布置于电法测线的中间位置且钻孔深度不小于防渗墙设计深度。本次实验中拟定防渗墙设计深度为0.6 m,因此,钻孔布置深度0.6 m。2.3 仪器设备与数据采集

过程图,实验数据,盐水,过程


从注盐水前视电阻率剖面图(见图4)可知,在整个物理模型系统内,视电阻率值大致分布在30~150 Ω·m之间,且呈层状分布,可能是模型构建过程中对土体处理时导致的各层土体密实度不同所致。由于模型实验是通过对比分析注入盐水前后视电阻率值的变化情况来获得实验结果,因此,视电阻率值呈层状分布对检测结果的评价与分析不造成影响。通过注入盐水后不同时间段的视电阻率剖面图可见,随着注入盐水量的不断增加,0.3 m以下土体的视电阻率值逐渐减小,如从注盐水前的140 Ω·m减小到注入盐水4.0 h后的110 Ω·m。从图5中还可以看出,在注入盐水后的整个时间段内,视电阻率变化率λ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从注盐水1 h后的较小λ值(小于5%)增大到注盐水4 h后较大λ值(约10%~20%)。另外,从图5可以明显看出,λ值是从剖面底部逐渐往剖面上部递增,说明注入的盐水经过防渗墙模型下部逐渐渗透到模型另一侧并不断积累。另外,从图5(d)可见,λ=0.15的等值线与防渗墙模型底界(埋深为0.45 m)基本一致,这为实际工程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密度电法在高聚物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郭成超,杨建超,石明生,蔡兵华,李忠超.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2)
[2]正反三极电阻率联合反演在水库渗漏检测中的应用[J]. 胡雄武,李红文.  水利水电技术. 2018(10)
[3]地震勘探技术在防渗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探究[J]. 邹晨阳,陈芳,祝小靓.  人民长江. 2016(19)
[4]综合物探技术在大宁调蓄水库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J]. 杨良权,李波,高焕芝,刘爱友,刘建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15)
[5]超声波法在大深度基础混凝土防渗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 邓中俊,姚成林,贾永梅,房纯纲,钟春红.  水利水电技术. 2011(11)
[6]地面钻孔并行三维电法探测煤矿灰岩导水通道[J]. 吴荣新,刘盛东,张平松,肖玉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S2)
[7]电法勘探中并行数据采集与传统数据采集效率的比较研究[J]. 胡水根,刘盛东.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2)
[8]CSAMT在浅层勘探领域中的应用——防渗墙质量无损检测[J]. 余才盛.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9(S1)
[9]水泥土防渗墙无损检测方法研究[J]. 刘彭江,赵明杰,董温荣,吕跃.  水利水电技术. 2007(03)
[10]瞬态瑞雷波法在堤防防渗墙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刘超英,梁国钱,孙伯永.  岩土力学. 2005(05)



本文编号:3448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48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