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度建成区河道生态补水治理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13:35
为探究城市高度建成区河道水质改善方法,以深圳市宝安区铁排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河段的特征差异,计算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需水量、水库最小下泄生态流量及再生水和雨水的潜力资源,在保障水量及水质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生态补水措施。研究表明:在以铁岗水库最小下泄水量为基础的前提下,铁排河各河段的降雨不能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只能作为间歇补水,固戍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可作为常态性水源;城市高度建成区的河段雨水补水宜采用人工调蓄及物化处理,在可利用空间较大的河段可采用生态调蓄净化雨水,以此削减入河污染浓度。生态砾石床、生态浮岛及水下森林的构建均能改善水环境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功能的稳定。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铁排河示意
由图2可知,在不同月份内,铁排河流域内雨水资源量差异较大,雨水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内,这3个月的上游雨水量满足基本生态用水,但不满足水环境的需水量;在所有月份中,下游的雨水量最高为0.703万m3/d,低于基本生态需水量。因此,铁排河需要常态补水,才能满足河道生态用水需求。3 补水方案设计
(4) 河道下游雨水资源较少,补水来源主要为固戍污水厂再生水。利用宝安大道现有DN1200补水管道,从宝安大道补水管开始新建一条长为780 m的DN600管,至河道下游形成常态补水系统(见图3)。表4 铁排河生态环境补水方案Tab.4 Tiepai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replenishment scheme 补水位置 补水时间 补水来源 可供水量/(万m3·d-1) 需水量/(万m3·d-1) 主要措施 上游 1~12月 水库下泄水量、 4.78 1.589 初雨弃流、人工 雨水、固戍污水 调蓄净化、再生 厂再生水 水建管引水 下游 1~12月 水库下泄水量、 5.82 2.516 初雨弃流、生态 雨水、固戍污水 调蓄净化、再生 厂再生水 水建管引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河道内生态需水分析及多水源生态补水——以深圳市为例[J]. 郑菲,程寒飞,杨运. 水利发展研究. 2018(10)
[2]天津生态城多水源补水深度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J]. 刘振江,季民,赵益华. 给水排水. 2018(04)
[3]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研究综述[J]. 吴燕锋,章光新. 生态学报. 2018(07)
[4]城市雨源型河流生态补水治理案例研究[J]. 王谦,王秋茹,王秀蘅,任南琪. 给水排水. 2017(10)
[5]永定河北京段生态需水量研究[J]. 张士锋,刘晓菲,李瑞,康德勇. 水资源研究. 2016(02)
[6]基于生态补水的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价体系[J]. 邢梦雅,陈星,周锷,向龙,金辉,朱丽丽. 水资源保护. 2016(01)
[7]深圳市利用小(2)型水库进行河流生态补水研究[J]. 彭溢,廖国威,谢林伸,文琛,陈纯兴. 环境工程. 2016(02)
[8]福州市台江区内河补水方案探讨[J]. 张帆. 中国给水排水. 2015(12)
[9]哈尔滨市居住区雨水资源化与景观整合设计[J]. 李爽,刘慧民,许文婷. 福建林业科技. 2015(01)
[10]华南地区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特性:以深圳市为例(英文)[J]. 张健君,蒋沂孜,刘安,管运涛,叶少华.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4(02)
本文编号:3457507
【文章来源】:人民长江. 2020,5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铁排河示意
由图2可知,在不同月份内,铁排河流域内雨水资源量差异较大,雨水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内,这3个月的上游雨水量满足基本生态用水,但不满足水环境的需水量;在所有月份中,下游的雨水量最高为0.703万m3/d,低于基本生态需水量。因此,铁排河需要常态补水,才能满足河道生态用水需求。3 补水方案设计
(4) 河道下游雨水资源较少,补水来源主要为固戍污水厂再生水。利用宝安大道现有DN1200补水管道,从宝安大道补水管开始新建一条长为780 m的DN600管,至河道下游形成常态补水系统(见图3)。表4 铁排河生态环境补水方案Tab.4 Tiepai Riv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replenishment scheme 补水位置 补水时间 补水来源 可供水量/(万m3·d-1) 需水量/(万m3·d-1) 主要措施 上游 1~12月 水库下泄水量、 4.78 1.589 初雨弃流、人工 雨水、固戍污水 调蓄净化、再生 厂再生水 水建管引水 下游 1~12月 水库下泄水量、 5.82 2.516 初雨弃流、生态 雨水、固戍污水 调蓄净化、再生 厂再生水 水建管引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河道内生态需水分析及多水源生态补水——以深圳市为例[J]. 郑菲,程寒飞,杨运. 水利发展研究. 2018(10)
[2]天津生态城多水源补水深度处理集成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J]. 刘振江,季民,赵益华. 给水排水. 2018(04)
[3]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研究综述[J]. 吴燕锋,章光新. 生态学报. 2018(07)
[4]城市雨源型河流生态补水治理案例研究[J]. 王谦,王秋茹,王秀蘅,任南琪. 给水排水. 2017(10)
[5]永定河北京段生态需水量研究[J]. 张士锋,刘晓菲,李瑞,康德勇. 水资源研究. 2016(02)
[6]基于生态补水的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价体系[J]. 邢梦雅,陈星,周锷,向龙,金辉,朱丽丽. 水资源保护. 2016(01)
[7]深圳市利用小(2)型水库进行河流生态补水研究[J]. 彭溢,廖国威,谢林伸,文琛,陈纯兴. 环境工程. 2016(02)
[8]福州市台江区内河补水方案探讨[J]. 张帆. 中国给水排水. 2015(12)
[9]哈尔滨市居住区雨水资源化与景观整合设计[J]. 李爽,刘慧民,许文婷. 福建林业科技. 2015(01)
[10]华南地区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特性:以深圳市为例(英文)[J]. 张健君,蒋沂孜,刘安,管运涛,叶少华.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4(02)
本文编号:3457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5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