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水冲突、合作与全球水政治关系时空演化
发布时间:2021-10-29 16:35
全球水资源危机不断凸显,水资源矛盾不断激化,国家(地区)间水政治关系已成为国际社会亟需面对和解决的复杂地缘关系之一。基于1948—2008年国际水事件数据库数据,以"嵌入型"视角从冲突、合作两个方面解构了全球水政治关系,并从网络关系特征和空间演化特征两个方面厘清了全球水政治格局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①国家(地区)间水冲突网络与水合作网络热点区域在空间上发生了明显位移,水冲突网络热点由中亚向南亚、东南亚转移,而南亚、东南亚地区亦逐渐成为水合作的热点区;②国家(地区)间水冲突网络与水合作网络均表现为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各个圈层间存在明显的更迭过程;③国家(地区)间水政治关系网络社团分化明显,相较于国家(地区)间水冲突的社团集聚模式,国家(地区)间水合作网络社团结构更为紧密,地理邻近特征更显著;④根据国家(地区)间水政治关系值,可将水政治双边关系分为紧张关系、友好关系和相对和缓关系。美洲地区前期水政治友好关系突出,东南亚国家后期水政治友好互动频繁,中东地区水政治关系较为紧张。
【文章来源】:资源科学. 2020,42(06)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水冲突网络空间分布
1948—1991年,国家间水冲突网络分为14个独立社团,社团规模较小。其中美苏主导社团规模最大,美苏以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凝聚着包括加拿大、墨西哥、非洲中北部及亚洲东部的18个国家(地区);地理邻近且水冲突频发的以色列、叙利亚、埃及、约旦等14国构成中东社团;欧洲社团包括奥地利、匈牙利、希腊等8国;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社团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5国;伊拉克社团以伊拉克为核心,包括伊朗、科威特、阿曼等7国;南美社团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等7国。此外,还包括法国、朝鲜半岛等双边、三边的小规模社团。1992—2008年,伴随着苏联解体,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社团内部分裂后重组形成16个独立社团,水冲突主要在地理邻近的国家(地区)间展开。随着水冲突核心区向南亚、东南亚的位移,亚洲地区社团影响力显著增强。东南亚—中亚社团集聚明显,包括中国、泰国、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13国,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社团,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4国。非洲各国水冲突社团逐渐由多个双边社团演化为一个整体,形成包括埃及、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11国的大规模社团。欧洲社团规模增大,演化为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11国的大规模社团。美国、以色列社团规模明显下降,演化为周边地区国家组成的小规模社团。阿富汗、伊朗、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邻近国家间形成社团聚类。南美社团、中东社团内部结构变化较小(图3)。图3 水冲突社团结构
水冲突社团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人才流动网络复杂性的时空演化——基于全球高校留学生流动数据[J]. 侯纯光,杜德斌,刘承良,翟晨阳. 地理研究. 2019(08)
[2]中国及其周边国家间地缘关系解析[J]. 陈小强,袁丽华,沈石,梁晓瑶,王元慧,王翔宇,叶思菁,程昌秀,宋长青. 地理学报. 2019(08)
[3]中国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J]. 梁缘毅,吕爱锋. 资源科学. 2019(04)
[4]尼罗河流域的水政治:历史与现实[J]. 张璡.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9(02)
[5]国际流域水安全复合体中的安全秩序建构——基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冲突-合作事件的分析[J]. 李昕蕾,华冉. 社会科学. 2019(03)
[6]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东南亚地缘关系研究[J]. 秦奇,吴良,李飞,成升魁,张丹,陈晓鹏. 地理学报. 2018(10)
[7]基于“一带一路”的南亚水安全与对策[J]. 邓伟,赵伟,刘斌涛,南希,孔博.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7)
[8]全球变化下资源利用的挑战与展望[J]. 沈镭,钟帅,胡纾寒. 资源科学. 2018(01)
[9]从地缘关系视角解析“一带一路”的行动路径[J]. 宋长青,葛岳静,刘云刚,周尚意,吴相利,胡志丁,程昌秀,高剑波,方创琳,韩增林,武友德,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彭飞,刘建忠,董锁成,王国梁,熊理然,潘峰华. 地理研究. 2018(01)
[10]水资源、水政治与水知识:当代国外人类学江河流域研究的三个面向[J]. 李菲. 思想战线. 2017(05)
博士论文
[1]水外交: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界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D]. 张励.云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65000
【文章来源】:资源科学. 2020,42(06)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水冲突网络空间分布
1948—1991年,国家间水冲突网络分为14个独立社团,社团规模较小。其中美苏主导社团规模最大,美苏以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凝聚着包括加拿大、墨西哥、非洲中北部及亚洲东部的18个国家(地区);地理邻近且水冲突频发的以色列、叙利亚、埃及、约旦等14国构成中东社团;欧洲社团包括奥地利、匈牙利、希腊等8国;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社团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5国;伊拉克社团以伊拉克为核心,包括伊朗、科威特、阿曼等7国;南美社团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等7国。此外,还包括法国、朝鲜半岛等双边、三边的小规模社团。1992—2008年,伴随着苏联解体,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社团内部分裂后重组形成16个独立社团,水冲突主要在地理邻近的国家(地区)间展开。随着水冲突核心区向南亚、东南亚的位移,亚洲地区社团影响力显著增强。东南亚—中亚社团集聚明显,包括中国、泰国、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13国,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社团,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4国。非洲各国水冲突社团逐渐由多个双边社团演化为一个整体,形成包括埃及、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11国的大规模社团。欧洲社团规模增大,演化为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11国的大规模社团。美国、以色列社团规模明显下降,演化为周边地区国家组成的小规模社团。阿富汗、伊朗、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邻近国家间形成社团聚类。南美社团、中东社团内部结构变化较小(图3)。图3 水冲突社团结构
水冲突社团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人才流动网络复杂性的时空演化——基于全球高校留学生流动数据[J]. 侯纯光,杜德斌,刘承良,翟晨阳. 地理研究. 2019(08)
[2]中国及其周边国家间地缘关系解析[J]. 陈小强,袁丽华,沈石,梁晓瑶,王元慧,王翔宇,叶思菁,程昌秀,宋长青. 地理学报. 2019(08)
[3]中国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价[J]. 梁缘毅,吕爱锋. 资源科学. 2019(04)
[4]尼罗河流域的水政治:历史与现实[J]. 张璡.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9(02)
[5]国际流域水安全复合体中的安全秩序建构——基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冲突-合作事件的分析[J]. 李昕蕾,华冉. 社会科学. 2019(03)
[6]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东南亚地缘关系研究[J]. 秦奇,吴良,李飞,成升魁,张丹,陈晓鹏. 地理学报. 2018(10)
[7]基于“一带一路”的南亚水安全与对策[J]. 邓伟,赵伟,刘斌涛,南希,孔博.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7)
[8]全球变化下资源利用的挑战与展望[J]. 沈镭,钟帅,胡纾寒. 资源科学. 2018(01)
[9]从地缘关系视角解析“一带一路”的行动路径[J]. 宋长青,葛岳静,刘云刚,周尚意,吴相利,胡志丁,程昌秀,高剑波,方创琳,韩增林,武友德,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彭飞,刘建忠,董锁成,王国梁,熊理然,潘峰华. 地理研究. 2018(01)
[10]水资源、水政治与水知识:当代国外人类学江河流域研究的三个面向[J]. 李菲. 思想战线. 2017(05)
博士论文
[1]水外交: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界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D]. 张励.云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65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6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