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四川

发布时间:2021-11-09 14:43
  四川省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脆弱。四川省"三线一单"编制对处理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关系极其重要。四川省水资源丰富,小水电开发众多,随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小水电无序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突出,为切实维护长江经济带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推动四川省"三线一单"的编制,亟待开展小水电管控要求研究。研究拟从流域的角度建立小水电退出标准,提出小水电管控要求,为国家清理小水电、政府管理小水电以及推动"三线一单"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为探明小水电绿色发展之路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四川


金沙江流域小水电数量及装机规模分布

规模分布,雅砻江,电站,规模分布


雅砻江流域内已建及在建小水电共579 座,其中已拆除电站12 座、已废弃电站28 座、在建和运行电站539 座,总装机容量225.4 万kW,均分布在雅砻江各级支流。装机规模1 万(含)~5 万kW(含)的电站有65座,总装机132.7 万kW;500 (含)~1 万kW的电站有382座,总装机81.9 万kW;500 kW以下的电站有90 座,总装机2.5 万kW(图2)。从开发方式看,雅砻江流域在建和运行电站中坝后式开发8座,引水式开发528 座,混合式开发3 座,引水式开发占比较高,达98.0%。大渡河流域内小水电共1 247 座,已拆除电站52座、已废弃电站57座、在建和运行电站1 138 座,总装机容量434.4 万kW,均分布在大渡河各级支流,大渡河的主要支流青衣江流域在建和运行的小水电项目有353 座,总装机89.1 万kW。装机规模1 万(含)~5 万kW(含)的电站有115 座,总装机235.1 万kW;500 (含)~1 万kW的电站有762座,总装机167.9 万kW;500 kW以下的电站有259 座,总装机6.7 万kW(图3)。从开发方式看,在建和运行电站中坝后式开发14座,引水式开发1 121 座,混合式开发3 座,引水式开发占比较高,达98.5%。

规模分布,大渡河,规模分布,流域


大渡河流域内小水电共1 247 座,已拆除电站52座、已废弃电站57座、在建和运行电站1 138 座,总装机容量434.4 万kW,均分布在大渡河各级支流,大渡河的主要支流青衣江流域在建和运行的小水电项目有353 座,总装机89.1 万kW。装机规模1 万(含)~5 万kW(含)的电站有115 座,总装机235.1 万kW;500 (含)~1 万kW的电站有762座,总装机167.9 万kW;500 kW以下的电站有259 座,总装机6.7 万kW(图3)。从开发方式看,在建和运行电站中坝后式开发14座,引水式开发1 121 座,混合式开发3 座,引水式开发占比较高,达98.5%。四川省三江流域的小水电均在支流开发,且开发方式以引水式开发为主,均高达98%以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战略环境评价的鄂尔多斯“三线一单”编制试点实践[J]. 李天威,李巍,李元实,成润禾,刘小丽.  环境影响评价. 2018(03)
[2]我国产能过剩背景下的产能退出机制研究[J]. 林柯,陆震.  经济学家. 2017(03)
[3]水利部关于推进绿色小水电发展的指导意见[J].   小水电. 2017(01)
[4]建立我国农村水电站退役机制的探讨[J]. 崔振华,徐锦才.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6(06)
[5]大唐集团小水电管理的特点及经验[J]. 陈德忠.  红水河. 2015(06)
[6]中国水库大坝降等报废现状与退役评估研究[J]. 向衍,盛金保,袁辉,周克发.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5(12)
[7]国内外水库退役标准对比研究[J]. 任亚周,张爱军,胡海军.  中国水利. 2015(20)
[8]上杭县农村水电站退出机制试点探索[J]. 赖勤飞.  中国水利. 2015(18)
[9]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J]. 徐玉婷,黄贤金.  中国土地. 2015(09)
[10]水库大坝退役拆除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 向衍,盛金保,杨孟,张士辰,杨正华.  岩土工程学报. 2008(11)

博士论文
[1]离农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研究[D]. 张学敏.西南大学 2014
[2]水库大坝退役的多准则决策研究[D]. 杨孟.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85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85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