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4 15:16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再生水作为天然水资源的补充,是应对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策略之一。然而现实中再生水的推广却面临公众接受意愿低、行为引导政策缺失等问题,使得再生水的推广举步维艰。为了解决再生水推广面临的困境,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众多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公众接受意愿,有效引导居民参与到再生水回用中。但大部分研究停留在行为意愿或态度层面,鲜有针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研究,而再生水回用行为意愿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际行为。因此,本研究针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展开研究,探究影响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个体内在因素,分析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干预效果,针对性地提出引导居民再生水回用的驱动策略。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实证检验。首先,在对再生水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计划行为理论、ABC理论以及收益-风险分析理论等经典理论,建立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研究框架,并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利用问卷收集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干预路径进行...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准模式仿真系统输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5.3.2不同政策参数设定下的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仿真输出第四章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强制性政策、经济激励性政策、信息性政策均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意愿与再生水回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为了对比不同强度政策情景因素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影响,设定政策因素为“1”表示无政策作用情形、“5”表示为高强度政策作用情形。由此分析单一政策情境以及组合政策情境下,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动态变化。(1)单一政策效应分析①将强制性政策调整为“5”,其余政策因素调整为“1”在强制性政策(MP)最优,经济激励性政策(EIP)、信息性政策(IP)设定为“1”时,仿真结果输出如图5.5所示。图5.5仿真系统输出结果(仅将强制性政策参数调整为“5”)从仿真输出结果来看,仅将强制性政策从“1”调整到“5”,无其余政策作用时,居民Agent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均值从初始的1.218增加到1.922,表明强制性政策措施会在长期内提高居民对再生水的使用。(2)将经济激励性政策调整为“5”,其余政策因素调整为“1”在经济激励性政策(EIP)最优,强制性政策(MP)、信息性政策(IP)设定为“1”时,仿真结果输出如图5.6所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3图5.6仿真系统输出结果(仅将经济激励性政策参数调整为“5”)从仿真输出结果来看,仅将经济激励性政策从“1”调整“5”,无其余政策作用时,居民Agent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均值从初始的1.218增加到1.895,表明经济激励性政策措施会在长期内提高居民的再生水使用。(3)将信息性政策调整为“5”,其余政策因素调整为“1”在信息性政策(IP)最优,强制性政策(MP)、经济激励性政策(EIP)设定为“1”时,仿真结果输出如图5.7所示。图5.7仿真系统输出结果(仅将信息性政策参数调整为“5”)从仿真输出结果来看,仅将信息性政策从“1”调整“5”,无其余政策作用时,居民Agent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均值从初始的1.218增加到1.507,表明信息性政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公众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2019年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数据[J]. 贾如,郭红燕,李晓.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01)
[2]无废城市背景下项目经理垃圾分类决策行为意向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J]. 石世英,胡鸣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4)
[3]公众绿色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焦作市为例[J]. 李创,邵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3)
[4]宁夏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的地理要素影响研究[J]. 胡西武,陈珍妮,黄越,黄立军,东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2)
[5]政策工具如何影响中国耕地保护效果[J]. 匡兵,卢新海,韩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11)
[6]基于无标度网络的绿色出行选择行为研究[J]. 郑君君,张兵,程翼,许明嫄,李润发. 中国管理科学. 2019(10)
[7]环境价值观影响生态消费行为——基于中介变量的实证检验[J]. 王世进,周慧颖. 软科学. 2019(10)
[8]再生水环境效益认知与回用行为关系研究——基于西安市居民的问卷调查[J]. 高旭阔,吴思远. 调研世界. 2019(09)
[9]企业低碳意识对低碳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意识—情境—行为”视角[J]. 周志方,聂磊,沈宜蓉,曾辉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10]环境知识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蓄电池企业的实证[J]. 胡意平,余敬.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8)
博士论文
[1]多元动机视角下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及其引导政策研究[D]. 耿纪超.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我国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及政策干预研究[D]. 史海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引导政策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D]. 付汉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4]社交媒体情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D]. 殷建立.天津大学 2017
[5]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干预路径研究[D]. 韩娜.北京理工大学 2015
[6]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D]. 岳婷.中国矿业大学 2014
[7]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低碳化管理行为研究[D]. 陈琳.天津财经大学 2013
[8]城市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及政策引导研究[D]. 芈凌云.中国矿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D]. 牛丽薇.中国矿业大学 2015
[2]大学生低碳型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阳.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94871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准模式仿真系统输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5.3.2不同政策参数设定下的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仿真输出第四章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强制性政策、经济激励性政策、信息性政策均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意愿与再生水回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为了对比不同强度政策情景因素对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影响,设定政策因素为“1”表示无政策作用情形、“5”表示为高强度政策作用情形。由此分析单一政策情境以及组合政策情境下,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的动态变化。(1)单一政策效应分析①将强制性政策调整为“5”,其余政策因素调整为“1”在强制性政策(MP)最优,经济激励性政策(EIP)、信息性政策(IP)设定为“1”时,仿真结果输出如图5.5所示。图5.5仿真系统输出结果(仅将强制性政策参数调整为“5”)从仿真输出结果来看,仅将强制性政策从“1”调整到“5”,无其余政策作用时,居民Agent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均值从初始的1.218增加到1.922,表明强制性政策措施会在长期内提高居民对再生水的使用。(2)将经济激励性政策调整为“5”,其余政策因素调整为“1”在经济激励性政策(EIP)最优,强制性政策(MP)、信息性政策(IP)设定为“1”时,仿真结果输出如图5.6所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3图5.6仿真系统输出结果(仅将经济激励性政策参数调整为“5”)从仿真输出结果来看,仅将经济激励性政策从“1”调整“5”,无其余政策作用时,居民Agent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均值从初始的1.218增加到1.895,表明经济激励性政策措施会在长期内提高居民的再生水使用。(3)将信息性政策调整为“5”,其余政策因素调整为“1”在信息性政策(IP)最优,强制性政策(MP)、经济激励性政策(EIP)设定为“1”时,仿真结果输出如图5.7所示。图5.7仿真系统输出结果(仅将信息性政策参数调整为“5”)从仿真输出结果来看,仅将信息性政策从“1”调整“5”,无其余政策作用时,居民Agent的再生水回用行为均值从初始的1.218增加到1.507,表明信息性政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公众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2019年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数据[J]. 贾如,郭红燕,李晓.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01)
[2]无废城市背景下项目经理垃圾分类决策行为意向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J]. 石世英,胡鸣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4)
[3]公众绿色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焦作市为例[J]. 李创,邵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3)
[4]宁夏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的地理要素影响研究[J]. 胡西武,陈珍妮,黄越,黄立军,东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2)
[5]政策工具如何影响中国耕地保护效果[J]. 匡兵,卢新海,韩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11)
[6]基于无标度网络的绿色出行选择行为研究[J]. 郑君君,张兵,程翼,许明嫄,李润发. 中国管理科学. 2019(10)
[7]环境价值观影响生态消费行为——基于中介变量的实证检验[J]. 王世进,周慧颖. 软科学. 2019(10)
[8]再生水环境效益认知与回用行为关系研究——基于西安市居民的问卷调查[J]. 高旭阔,吴思远. 调研世界. 2019(09)
[9]企业低碳意识对低碳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意识—情境—行为”视角[J]. 周志方,聂磊,沈宜蓉,曾辉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10]环境知识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蓄电池企业的实证[J]. 胡意平,余敬.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08)
博士论文
[1]多元动机视角下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及其引导政策研究[D]. 耿纪超.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我国城市居民PM2.5减排行为影响因素及政策干预研究[D]. 史海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城市居民再生水回用行为引导政策的作用效果及机理研究[D]. 付汉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4]社交媒体情境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D]. 殷建立.天津大学 2017
[5]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干预路径研究[D]. 韩娜.北京理工大学 2015
[6]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D]. 岳婷.中国矿业大学 2014
[7]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低碳化管理行为研究[D]. 陈琳.天津财经大学 2013
[8]城市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及政策引导研究[D]. 芈凌云.中国矿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引导政策研究[D]. 牛丽薇.中国矿业大学 2015
[2]大学生低碳型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阳.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94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49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