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勘探技术在尾矿堆积坝勘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20:55
尾矿堆积坝在运行过程和闭库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目前尾矿堆积坝的勘察多依赖于传统的勘探手段,在时效性及可操作性上受到较多的制约。本文研究分析了微动勘探技术在尾矿堆积坝勘察中的适用程度,结果表明,微动勘探在尾矿堆积层的划分、判释尾矿沉积规律与坝底原始地层的工程性能等方面均有较好的适用性,测点平均面波速度和平均反演横波速度与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有较好的相关性,采用微动勘探技术反演的横波波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地层的实测剪切波速。
【文章来源】:工程勘察. 2020,48(09)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 台阵布置示意图
微动勘探采用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自主研发的WD200型无线智能微动勘探仪。布置1条垂直于尾矿堆积坝轴线的测线,共5个测点,其中BS1、BS2测点位置分别与1#、2#钻孔位置对应,另外在尾矿库内布置BD1、BD2及BD3共3个测点。勘探点布置示意图详见图2,各测点的台阵类型及观测参数见表1。4 微动勘探结果分析
从对比结果还可以看出,随着深度的增加,微动勘探结果与钻探结果的分层差异随之变小。分析认为,与台阵布置形式及检波器的间距有关系,不同的台阵布置形式及检波器间距频散谱能量集中度不同[7,10],对于不同的地层结构其解译结果精度也有所不同。图4 频散能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部地层微动勘探关键影响因素探讨[J]. 贾辉,陈义军,王铁领,高宏伟,陈昌彦. 工程勘察. 2018(09)
[2]天然源面波勘探台阵对比试验[J]. 李娜,何正勤,叶太兰,房慎冲. 地震学报. 2015(02)
[3]天然源面波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 于淼,林君. 煤炭技术. 2013(12)
[4]土壤剪切波速与标贯击数关系的统计分析[J]. 邱志刚,薄景山,罗奇峰.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2)
[5]尾矿坝安全运行渗流稳定性分析研究[J]. 鞠海燕. 工程勘察. 2011(06)
[6]微动探测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 刘永勤,廖远国,李学专,庞炜. 工程勘察. 2010(S1)
博士论文
[1]尾矿库溃坝演进SPH模拟与灾害防控研究[D]. 王昆.北京科技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16737
【文章来源】:工程勘察. 2020,48(09)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 台阵布置示意图
微动勘探采用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自主研发的WD200型无线智能微动勘探仪。布置1条垂直于尾矿堆积坝轴线的测线,共5个测点,其中BS1、BS2测点位置分别与1#、2#钻孔位置对应,另外在尾矿库内布置BD1、BD2及BD3共3个测点。勘探点布置示意图详见图2,各测点的台阵类型及观测参数见表1。4 微动勘探结果分析
从对比结果还可以看出,随着深度的增加,微动勘探结果与钻探结果的分层差异随之变小。分析认为,与台阵布置形式及检波器的间距有关系,不同的台阵布置形式及检波器间距频散谱能量集中度不同[7,10],对于不同的地层结构其解译结果精度也有所不同。图4 频散能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部地层微动勘探关键影响因素探讨[J]. 贾辉,陈义军,王铁领,高宏伟,陈昌彦. 工程勘察. 2018(09)
[2]天然源面波勘探台阵对比试验[J]. 李娜,何正勤,叶太兰,房慎冲. 地震学报. 2015(02)
[3]天然源面波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 于淼,林君. 煤炭技术. 2013(12)
[4]土壤剪切波速与标贯击数关系的统计分析[J]. 邱志刚,薄景山,罗奇峰.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2)
[5]尾矿坝安全运行渗流稳定性分析研究[J]. 鞠海燕. 工程勘察. 2011(06)
[6]微动探测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 刘永勤,廖远国,李学专,庞炜. 工程勘察. 2010(S1)
博士论文
[1]尾矿库溃坝演进SPH模拟与灾害防控研究[D]. 王昆.北京科技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516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1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