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社会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3:50
  近年来,河套灌区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大型灌区的前列,多次受到了水利部、发改委等部委的表彰。河套灌区是我国著名的古老灌区,其特殊的地理条件使水利事业的发展成为影响该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从水利发展角度去研究河套灌区的社会变迁,对其他同类条件地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深入分析了河套灌区的水利事业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状况。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并到临河进行了实地考察,完成了对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及社会变迁的研究。对河套灌区研究的时间跨度为建国至今,重点内容为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社会变迁,从水利发展角度去研究社会变迁是本文的创新点。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因此需要梳理建国以来国家关于河套灌区水利事业的政策以及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进程。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是对河套灌区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等的阐述;第二部分有四个层次,内容是国家关于河套灌区水利事业的规划,组织机构的工作,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进程以及河套灌区的建设成就和地位;第三部分深入分析社会变迁,分为五个...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交叉研究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五)研究条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1.研究条件
        2.存在的问题
        3.解决的措施
二、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规划及进程
    (一)涉及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的相关国家规划
        1.“五七”规划及一首制
        2.“六四修正规划”
        3.“七四规划”
        4.“八三规划”
    (二)河套灌区水利工作的组织机构
        1.党政机关
        2.基层领导
        3.专门性机构的设立
    (三)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进程
        1.1949 年~1965 年,保灌工程建设
        2.1965 年~1978 年,排水骨干工程建设
        3.1978 年~1998 年,排灌配套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
        4.1998 年至今,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四)河套灌区的建设成就及地位
三、建国以来河套灌区水利事业发展下的社会变迁
    (一)社会经济的变迁
        1.主要效益的增加
        2.产业结构的优化
        3.人民收入的增加
        4.就业水平的提高
    (二)生态环境的变迁
        1.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减弱
        2.防洪、防沙和防凌能力增强
        3.生物多样性增加
    (三)水利文化和灌溉技术的变迁
        1.水利文化的丰富
        2.灌溉技术的进步
    (四)科研及教育的变迁
        1.科研的进展
        2.教育的推进
    (五)人口的变迁及民族团结事业的进步
        1.人口的变迁
        2.民族团结事业的进步
四、建国以来河套灌区社会变迁的启示
    (一)党和国家水利建设政策支持是保障
    (二)绿色发展理念是思想引领
    (三)河套人民“总干”精神是灵魂
    (四)因地制宜是关键
    (五)科研工作是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利灌溉技术创新引领新农村建设[J]. 王培峰.  城市地理. 2017(12)
[2]刍议内蒙古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J]. 郭祎天,郭平.  新西部(理论版). 2015(14)
[3]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张丛林,乔海娟,王毅,孙凌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2)
[4]加快河套灌区水利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J]. 武石军,赵宇霞,赵宇红.  内蒙古水利. 2012(04)
[5]浅议河套灌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 陈萍,王元明.  内蒙古水利. 2009(06)
[6]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J]. 王慧峰.  思想工作. 2009(10)
[7]河套水利开发溯源[J]. 王治国.  河套大学学报. 2007(01)
[8]河套地区水利开发的历史演变与人文特征[J]. 张志国.  河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9]晚清河套地商研究[J]. 陶继波.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06)
[10]一个农牧垦殖企业的兴衰史——民国河套西通垦牧公司个案研究[J]. 陶继波.  北方经济. 2004(12)

博士论文
[1]近50年来河套灌区作物虚拟水流动演变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D]. 刘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基于遥感技术的干旱灌区水盐平衡及生态需水研究[D]. 翟进.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分析[D]. 娄婷.扬州大学 2015
[2]民国时期绥远河套灌区的水政(1912-1946)[D]. 王海峰.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3]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对乌梁素海的影响研究[D]. 李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4]河套地商与河套地区的开发[D]. 李茹.内蒙古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18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18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