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不协调度的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6 05:10
  为全面了解黄河水沙关系变化情况并为水沙调控提供参考,引入由来沙系数计算的水沙不协调度概念,把三门峡站作为进入黄河下游水沙资料的控制站,根据其1963—2017年实测流量与含沙量资料,分析了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状况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的流量和含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迟滞7 a和14 a的含沙量与流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多年平均年内流量变化相对于含沙量变化存在一个月的迟滞;黄河水沙不协调在2005年以前以水少沙多为主,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协调度较低,但仍呈现出显著的水少沙多状态;2005年以后水沙不协调表现为水多沙少;汛期水沙不协调是影响全年水沙不协调的主要原因,7月是年内水沙最不协调的月份。 

【文章来源】:人民黄河. 2020,4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不协调度的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分析


汛期与全年不协调度相关性

测站,位置,三门峡,黄河


三门峡站位于三门峡水库的下游、小浪底水库的上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水文站点。它既是黄河中游的出口站,又是进入黄河下游的把口站,直接观测和控制着三门峡水库出库流量和含沙量以及小浪底水库入库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情况,测站位置如图1所示。笔者采用黄河三门峡站1963—2017年(缺1998年和1999年)实测资料(出库流量及出库含沙量),对近几十年来黄河下游水沙不协调度的变化进行分析。3 研究方法

曲线,三门峡,状况,含沙量


对近几十年来黄河下游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进行分析(1998年和1999年缺测),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三门峡站1963—2017年出库含沙量和出库流量在近几十年间都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但是流量的下降趋势远小于含沙量的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黄河下游流量呈现出了微弱的上升趋势,而含沙量却显著下降。出库流量与出库含沙量相比,虽然都是显著下降状态,然而在同一时期的变化趋势却呈现出相反状态,即当流量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时,含沙量则处于明显下降状态,反之亦然。含沙量和流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通过95%显著性检验,可以认为出库流量的变化和含沙量的变化是显著相关的。对图2分析后发现,出库流量和出库含沙量同时也呈现出相似但是迟滞的一个变化状态,比如出库流量的移动平均曲线在过去的53 a中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而出库含沙量则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出库流量和出库含沙量进行水沙迟滞响应的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0年以来黄河流域干支流水沙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J]. 柴元方,李义天,李思璇,王靖宜,朱博渊,陈莫非.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4)
[2]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技术与调控措施[J]. 胡春宏,陈建国,郭庆超,陈绪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01)
[3]黄河中下游水沙的时空调度理论与实践[J]. 李国英.  水利学报. 2004(08)



本文编号:3519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19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