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级配影响的堆石料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1 23:06
基于分形理论,分别进行了8组级配堆石料的相对密度试验及室内大型三轴压缩试验,试验之后对部分级配进行筛分处理,分析了堆石料不同级配制样分形维数与试样干密度、破碎率、强度特性、破坏比、初始切线模量参数以及体积模量参数之间的规律,建立了堆石料邓肯E-B模型参数与制样分形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选用一组级配的三轴试验结果验证函数关系合理性.结果表明:级配是影响堆石料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不同级配本构模型参数的拟合曲线相关性较好,制样分形维数的函数式可以较好地反应级配对堆石料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2(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堆石料级配曲线
下面以级配D制样=2.35为例说明整理堆石料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过程(见表1).表2 D制样=2.35的破坏比和模量参数 σ 3 Ρ a 1 (σ 1 -σ 3 ) ult Rf E i Ρ a B Ρ a 4 3 103.75 0.73 1 380.06 461.58 8 5 334.75 0.71 1 671.36 561.12 16 9 920.65 0.72 2 135.45 693.57 31 17 790.88 0.64 2 294.32 726.67
为了让所有试样处于相同的紧密状态,本次试验制样相对密度取0.8,试样相对密度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试样细粒含量随制样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小颗粒与大颗粒之间的孔隙随细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制样分形维数在2.59附近时得到最大干密度值,制样分形维数超过2.59以后,只有一部分细颗粒恰好能填充大颗粒之间的孔隙,而剩下的细颗粒彼此之间形成的孔隙就需要更小的颗粒去填充,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实际工程中很难精确量取粒径无限小的颗粒,因此细颗粒之间的孔隙将持续存在,试样干密度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级配效应的堆石料颗粒破碎与变形特性研究[J]. 朱晟,宁志远,钟春欣,楚金旺,高庄平. 水利学报. 2018(07)
[2]猴子岩超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和位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黄焜,蔡德所,涂小龙. 水电能源科学. 2018(05)
[3]级配和密实度对粗粒土三轴试验影响离散元分析[J]. 朱俊高,郭万里,徐佳成,褚福永.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4]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堆石坝有限元分析[J]. 汪天飞,徐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0)
[5]考虑级配影响的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J]. 李小梅,关云飞,凌华,武颖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04)
[6]基于分形理论的堆石料级配设计方法[J]. 朱晟,邓石德,宁志远,王京. 岩土工程学报. 2017(06)
[7]堆石料缩尺方法的分形特性及缩尺效应研究[J]. 赵婷婷,周伟,常晓林,马刚,马幸. 岩土力学. 2015(04)
[8]石英砂砾破碎过程中粒径分布的分形行为研究[J]. 张季如,胡泳,张弼文,刘元志. 岩土工程学报. 2015(05)
[9]人工模拟堆石料颗粒破碎的分形特性[J]. 魏巍,姜程程,覃燕林,陈生水,刘恩龙. 人民黄河. 2014(12)
[10]粒状材料临界状态的颗粒级配效应[J]. 李罡,刘映晶,尹振宇,Christophe Dano,Pierre-Yves Hicher. 岩土工程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545344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2(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堆石料级配曲线
下面以级配D制样=2.35为例说明整理堆石料邓肯-张E-B模型参数的过程(见表1).表2 D制样=2.35的破坏比和模量参数 σ 3 Ρ a 1 (σ 1 -σ 3 ) ult Rf E i Ρ a B Ρ a 4 3 103.75 0.73 1 380.06 461.58 8 5 334.75 0.71 1 671.36 561.12 16 9 920.65 0.72 2 135.45 693.57 31 17 790.88 0.64 2 294.32 726.67
为了让所有试样处于相同的紧密状态,本次试验制样相对密度取0.8,试样相对密度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试样细粒含量随制样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小颗粒与大颗粒之间的孔隙随细粒含量的提高而减小,制样分形维数在2.59附近时得到最大干密度值,制样分形维数超过2.59以后,只有一部分细颗粒恰好能填充大颗粒之间的孔隙,而剩下的细颗粒彼此之间形成的孔隙就需要更小的颗粒去填充,但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实际工程中很难精确量取粒径无限小的颗粒,因此细颗粒之间的孔隙将持续存在,试样干密度逐渐减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级配效应的堆石料颗粒破碎与变形特性研究[J]. 朱晟,宁志远,钟春欣,楚金旺,高庄平. 水利学报. 2018(07)
[2]猴子岩超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和位移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 黄焜,蔡德所,涂小龙. 水电能源科学. 2018(05)
[3]级配和密实度对粗粒土三轴试验影响离散元分析[J]. 朱俊高,郭万里,徐佳成,褚福永.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4]基于邓肯-张模型的堆石坝有限元分析[J]. 汪天飞,徐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10)
[5]考虑级配影响的堆石料强度与变形特性[J]. 李小梅,关云飞,凌华,武颖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04)
[6]基于分形理论的堆石料级配设计方法[J]. 朱晟,邓石德,宁志远,王京. 岩土工程学报. 2017(06)
[7]堆石料缩尺方法的分形特性及缩尺效应研究[J]. 赵婷婷,周伟,常晓林,马刚,马幸. 岩土力学. 2015(04)
[8]石英砂砾破碎过程中粒径分布的分形行为研究[J]. 张季如,胡泳,张弼文,刘元志. 岩土工程学报. 2015(05)
[9]人工模拟堆石料颗粒破碎的分形特性[J]. 魏巍,姜程程,覃燕林,陈生水,刘恩龙. 人民黄河. 2014(12)
[10]粒状材料临界状态的颗粒级配效应[J]. 李罡,刘映晶,尹振宇,Christophe Dano,Pierre-Yves Hicher. 岩土工程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545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45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