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2-22 11:20
针对广泛应用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从沿海防洪、山洪灾害、城市洪涝和台风影响等角度进一步探究需考虑的问题,并论述了信息采集技术在工情、旱情、流量、水位、降雨、信息传输等方面的进展。考虑水旱灾害新特点拓展指挥系统的耐寒,提出了硬件环境、软件平台、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等建设指挥系统的方法。
【文章来源】: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48(1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1.1 系统业务拓展
1)山洪灾害。
2)台风影响。
3)沿海防洪。
4)城市洪涝。
1.2 信息采集技术
1)工情信息监测。
2)旱情监测。
3)流量监测。
4)水位检测。
5)降雨监测。
6)信息传输技术。
2 系统平台与软件开发
2.1 云计算
2.2 软件开发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国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工程[J]. 邱瑞田,王本德,郭生练,包为民,万海斌,周惠成,钟平安,田以堂,陈森林,李兴学,陆云扬,程春田,王船海,王金星,李光炽. 中国水利. 2004(22)
[2]GIS支持下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J]. 黄诗峰,李纪人. 中国管理科学. 2001(06)
本文编号:3546306
【文章来源】: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48(1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1.1 系统业务拓展
1)山洪灾害。
2)台风影响。
3)沿海防洪。
4)城市洪涝。
1.2 信息采集技术
1)工情信息监测。
2)旱情监测。
3)流量监测。
4)水位检测。
5)降雨监测。
6)信息传输技术。
2 系统平台与软件开发
2.1 云计算
2.2 软件开发
3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国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工程[J]. 邱瑞田,王本德,郭生练,包为民,万海斌,周惠成,钟平安,田以堂,陈森林,李兴学,陆云扬,程春田,王船海,王金星,李光炽. 中国水利. 2004(22)
[2]GIS支持下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J]. 黄诗峰,李纪人. 中国管理科学. 2001(06)
本文编号:3546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4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