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视觉重构技术的船载土石方体积测量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02 02:41
为提高船载石料体积测算的效率,基于无人机三维视觉重构技术的体积测量方法,分别对50米、80米和100米三种飞行高度,采用纵向回字形和横向回字形两种拍摄线路拍摄,利用ContextCapture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点云重构、三维模型重构,通过体积换算公式计算得到石料的总体积。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测量方法误差较小,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同时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对施工干扰较小等优点。
【文章来源】:中国水运.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纵向航拍航线
ContextCapture空三计算
点云三维显示技术一般有两个部分,点云表面重建和点云重投影。三维重构的第一步是得到视差图,再根据视差图计算出点云图的三维信息,即为三维点云重投影的过程。三维信息数据只是空间中离散的点,并不能描述现实场景中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位置,因此需要进行三维表面重构,就是为了区分环境中的物体并将离散点云集合重构到物体表面。重建的过程步骤如下。空间三角测量完成之后,进行图像重建,获取其三维点云,重构结果见图5所示。其中,图5(a)为无贴图点云图像,图5中(b)为有贴图点云图像。纹理是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根据它判断物体的细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ontextCapture Center平台的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J]. 王文敏,王晓东. 测绘通报. 2019(S1)
[2]基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古桥三维重构分析[J]. 马如进,董一庆,潘子超,潘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3]倾斜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与成果质量检验[J]. 毕凯,赵俊霞,丁晓波,刘飞. 测绘通报. 2017(04)
[4]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的方法研究[J]. 周杰. 价值工程. 2016(25)
[5]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及展望[J]. 杨国东,王民水.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01)
[6]城市建筑物框架轮廓三维自动重构研究[J]. 李畅,李熙,朱爱琴,李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08)
硕士论文
[1]基于Smart3D软件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及精度评价[D]. 郑盼.成都理工大学 2018
[2]无人机三维立体重构与物体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D]. 李鲜.湖南大学 2017
[3]基于无人机的小流域地形提取技术[D]. 高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
[4]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像的室外场景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 谢榛.浙江工业大学 2014
[5]芜申线高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济性研究[D]. 孙可朝.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3306
【文章来源】:中国水运.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纵向航拍航线
ContextCapture空三计算
点云三维显示技术一般有两个部分,点云表面重建和点云重投影。三维重构的第一步是得到视差图,再根据视差图计算出点云图的三维信息,即为三维点云重投影的过程。三维信息数据只是空间中离散的点,并不能描述现实场景中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位置,因此需要进行三维表面重构,就是为了区分环境中的物体并将离散点云集合重构到物体表面。重建的过程步骤如下。空间三角测量完成之后,进行图像重建,获取其三维点云,重构结果见图5所示。其中,图5(a)为无贴图点云图像,图5中(b)为有贴图点云图像。纹理是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根据它判断物体的细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ontextCapture Center平台的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J]. 王文敏,王晓东. 测绘通报. 2019(S1)
[2]基于消费级无人机的古桥三维重构分析[J]. 马如进,董一庆,潘子超,潘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3]倾斜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与成果质量检验[J]. 毕凯,赵俊霞,丁晓波,刘飞. 测绘通报. 2017(04)
[4]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的方法研究[J]. 周杰. 价值工程. 2016(25)
[5]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及展望[J]. 杨国东,王民水.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01)
[6]城市建筑物框架轮廓三维自动重构研究[J]. 李畅,李熙,朱爱琴,李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08)
硕士论文
[1]基于Smart3D软件的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及精度评价[D]. 郑盼.成都理工大学 2018
[2]无人机三维立体重构与物体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D]. 李鲜.湖南大学 2017
[3]基于无人机的小流域地形提取技术[D]. 高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
[4]基于无人机航拍图像的室外场景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 谢榛.浙江工业大学 2014
[5]芜申线高淳段航道整治工程经济性研究[D]. 孙可朝.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63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6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