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9:25
多泥沙河流运行的水轮机的泥沙磨损一般都很严重,尤其是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本研究对一多泥沙河流上的高水头长短叶片混流式水轮机的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预测。数值结果表明,小流量和设计工况下,水轮机流场及压力分布均较为平稳,泥沙浓度最高区域位于叶片头部及出口靠近下环处,泥沙速度最高区域位于长叶片背面,设计工况下转轮长短叶片表面泥沙速度明显高于小流量工况。根据转轮叶片表面的泥沙浓度分布和流动特性情况,可以进一步预测水轮机转轮叶片的磨损情况,为多泥沙河流电站水轮机泥沙磨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2 两种工况下转轮上冠压力分布
图3 两种工况下转轮下环压力分布
图4 两种工况下长叶片压力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不同湍流模型的混流泵内部流动及性能研究[J]. 邱胜,刘小兵,江启峰,宋占宽,胡全友.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4)
[2]混流式转轮上冠型线变化对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J]. 赵道利,王华有,吴子娟,梁武科,罗兴锜,郭鹏程. 水力发电学报. 2016(12)
[3]水轮机导叶区固液两相流动数值研究[J]. 张广,魏显著,刘万江. 大电机技术. 2015(02)
[4]基于欧拉固液两相流模型的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磨蚀损伤研究[J]. 米紫昊,李太江,李勇,刘刚. 水利水电技术. 2014(11)
[5]不同固相体积分数下水轮机内部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J]. 李琪飞,李仁年,韩伟,敏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9(04)
[6]含沙河流中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性能预测[J]. 张海库,刘小兵,何婷,王忠全,张德祥. 水电能源科学. 2009(02)
[7]混流式水轮机引水、导水部件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值分析[J]. 李琪飞,李仁年,韩伟,敏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8(06)
硕士论文
[1]混流式水轮机固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D]. 薛川.昆明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82540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2 两种工况下转轮上冠压力分布
图3 两种工况下转轮下环压力分布
图4 两种工况下长叶片压力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不同湍流模型的混流泵内部流动及性能研究[J]. 邱胜,刘小兵,江启峰,宋占宽,胡全友. 水电能源科学. 2017(04)
[2]混流式转轮上冠型线变化对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J]. 赵道利,王华有,吴子娟,梁武科,罗兴锜,郭鹏程. 水力发电学报. 2016(12)
[3]水轮机导叶区固液两相流动数值研究[J]. 张广,魏显著,刘万江. 大电机技术. 2015(02)
[4]基于欧拉固液两相流模型的混流式水轮机导水机构磨蚀损伤研究[J]. 米紫昊,李太江,李勇,刘刚. 水利水电技术. 2014(11)
[5]不同固相体积分数下水轮机内部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J]. 李琪飞,李仁年,韩伟,敏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9(04)
[6]含沙河流中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性能预测[J]. 张海库,刘小兵,何婷,王忠全,张德祥. 水电能源科学. 2009(02)
[7]混流式水轮机引水、导水部件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的数值分析[J]. 李琪飞,李仁年,韩伟,敏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8(06)
硕士论文
[1]混流式水轮机固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D]. 薛川.昆明理工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82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58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