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分析岷沱江流域蓝/绿水资源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2-02-15 12:44
基于SWAT模型,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水文循环的角度出发,模拟大流域尺度下岷沱江流域1981-2014年的蓝水(地表径流、土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绿水(蒸散用水和土壤含水)资源量,探究岷沱江流域的蓝/绿水时空分布特征,采用Man-Kendall(M-K)检验法分析年际间水资源量变化趋势,模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蓝/绿水资源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81-2014年,岷沱江流域的绿水资源量有所增加,M-K统计值为0.0232,未通过M-K置信度为90%的显著性检验;蓝水资源量和流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M-K统计值分别为-0.1729、-0.1087,均未通过M-K置信度为90%的显著性检验,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2)空间上,流域内蓝/绿水资源量均自北向南先逐渐增加后减少,即中游最多,下游次之,上游最少。(3)在岷沱江流域降水减少的情况下,林地、草地中蓝水资源量波动减少,绿水资源缓慢增加,且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蓝/绿水资源量差异明显,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其中耕地面积仅占流域总面积的25%,但对蓝/绿水资源量的贡献率最高。建议加强对岷沱江流域耕地的管理,合理利用中下游蓝...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岷沱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
在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前必须按照模型所要求的美制标准进行粒径转化[20]。土壤数据源自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该数据库(HWSD)是基于美国制标准制备的土壤粒径,无需再进行土壤粒径转换。岷沱江流域土壤类型共计54种,土壤类型见图2。1.2.4 气象及水文数据
为了更好地进行模拟,根据研究区DEM数据及水系图对流域进行空间属性离散化,基于数字DEM数据和流域水系划分子流域,将岷沱江流域划分为89个子流域(图4)。在HRUs Definition模块中,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和坡度的面积百分比设置相应的阈值,最终将流域划分为1929个水文响应单元(Hydrological Response Units,HRUs)。图4 岷沱江流域子流域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J]. 郭力宇,李雨思,王涛,耿广坡,郭昭,柳莹.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2]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入湖水沙的影响[J]. 曾瑜,刘进宝,厉莎,胡煜彬. 人民长江. 2020(01)
[3]岷江上游小流域多尺度NDVI与地形的关系研究[J]. 熊亚兰,张科利,刘佳凤,杨紫荆. 地球与环境. 2019(04)
[4]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J]. 蒲焱,左建梅.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3)
[5]秦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蒸散量变化的贡献[J]. 秦孟晟,郝璐,郑箐舟,金楷仑,孙阁. 中国农业气象. 2019(05)
[6]岷江上游流域土壤侵蚀风险评估[J]. 刘金山,倪福全,邓玉,李林桓,王志刚,周登科,聂超,张洋,马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1)
[7]改善沱江流域水环境之水源保障方案研究[J]. 潘超,孔烨. 四川水利. 2018(04)
[8]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川西高原草地变化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估[J]. 李波,邵怀勇. 草学. 2017(03)
[9]黄土高塬沟壑区绿水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南小河沟流域为例[J]. 夏露,宋孝玉,符娜,李怀有,李垚林. 水利学报. 2017(06)
[10]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涟水流域径流的影响[J]. 冯畅,毛德华,周慧,曹艳敏,胡光伟. 冰川冻土. 2017(02)
博士论文
[1]变化环境下涟水流域蓝水绿水资源的响应特征分析[D]. 冯畅.湖南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基于SWAT模型的钦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沙响应研究[D]. 李鸿儒.广西师范学院 2017
[2]基于SWAT和信息熵的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研究[D]. 尹才.华东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26658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岷沱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
在建立土壤属性数据库前必须按照模型所要求的美制标准进行粒径转化[20]。土壤数据源自世界土壤数据库(HWSD)。该数据库(HWSD)是基于美国制标准制备的土壤粒径,无需再进行土壤粒径转换。岷沱江流域土壤类型共计54种,土壤类型见图2。1.2.4 气象及水文数据
为了更好地进行模拟,根据研究区DEM数据及水系图对流域进行空间属性离散化,基于数字DEM数据和流域水系划分子流域,将岷沱江流域划分为89个子流域(图4)。在HRUs Definition模块中,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和坡度的面积百分比设置相应的阈值,最终将流域划分为1929个水文响应单元(Hydrological Response Units,HRUs)。图4 岷沱江流域子流域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J]. 郭力宇,李雨思,王涛,耿广坡,郭昭,柳莹.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2]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入湖水沙的影响[J]. 曾瑜,刘进宝,厉莎,胡煜彬. 人民长江. 2020(01)
[3]岷江上游小流域多尺度NDVI与地形的关系研究[J]. 熊亚兰,张科利,刘佳凤,杨紫荆. 地球与环境. 2019(04)
[4]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J]. 蒲焱,左建梅.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3)
[5]秦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蒸散量变化的贡献[J]. 秦孟晟,郝璐,郑箐舟,金楷仑,孙阁. 中国农业气象. 2019(05)
[6]岷江上游流域土壤侵蚀风险评估[J]. 刘金山,倪福全,邓玉,李林桓,王志刚,周登科,聂超,张洋,马捷.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1)
[7]改善沱江流域水环境之水源保障方案研究[J]. 潘超,孔烨. 四川水利. 2018(04)
[8]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川西高原草地变化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估[J]. 李波,邵怀勇. 草学. 2017(03)
[9]黄土高塬沟壑区绿水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南小河沟流域为例[J]. 夏露,宋孝玉,符娜,李怀有,李垚林. 水利学报. 2017(06)
[10]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涟水流域径流的影响[J]. 冯畅,毛德华,周慧,曹艳敏,胡光伟. 冰川冻土. 2017(02)
博士论文
[1]变化环境下涟水流域蓝水绿水资源的响应特征分析[D]. 冯畅.湖南师范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基于SWAT模型的钦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沙响应研究[D]. 李鸿儒.广西师范学院 2017
[2]基于SWAT和信息熵的非点源污染最佳管理措施的研究[D]. 尹才.华东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26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62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