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横缝接触耦合坝体材料非线性下的拱坝损伤开裂分析
发布时间:2022-06-01 21:44
考虑拱坝横缝非线性接触在地震荷载下所呈现的张合特征,耦合坝体混凝土材料在地震动拉-压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呈现的非线性软化特征,综合研究了多因素影响下的高拱坝损伤开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加超强地震荷载作用后,试验设计条件下张合效应最为突出的是拱坝中缝;同时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坝体损伤加剧并导致横缝的张合出现一定的残余开度;在0. 6g地震峰值加速度工况下,坝体出现贯穿裂缝且主要位于拱坝的中上部。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基本原理
1.1 塑性损伤原理
1.2 横缝非线性接触模型原理
2 工程概况及模型简介
2.1 工程主体建模
2.2 工程坝址处地震波选取原则
3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1 坝体地震动仿真试验设计
3.2 坝体地震动结果分析
3.2.1 横缝张合结果分析
3.2.2 坝体损伤开裂结果提取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新抗震规范的杨房沟高拱坝抗震安全分析与评价[J]. 黄熠辉,徐建军,殷亮,魏海宁,李德玉,张伯艳,叶甜. 水力发电. 2019(04)
[2]特高拱坝典型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对比及总结[J]. 杜小凯,孙保平,黎满林,武明鑫. 水力发电. 2018(12)
[3]象鼻岭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研究及实施效果[J]. 张海超,杨波,王晓峰. 水力发电. 2018(07)
[4]高坝抗震高性能并行计算研究及其应用[J]. 郭胜山,李德玉,涂劲,陈厚群.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8(02)
[5]汶川地震中沙牌拱坝震情验证研究[J]. 涂劲,李德玉,张翠然,王海波. 水利学报. 2016(05)
[6]高拱坝施工期横缝增开现象及其相关成因研究[J]. 胡昱,左正,李庆斌,罗丹旎. 水力发电学报. 2013(05)
[7]不同库水模型对拱坝横缝开度的影响[J]. 赵兰浩,李同春,牛志伟. 水力发电学报. 2010(03)
[8]黄河拉西瓦双曲拱坝抗震安全分析评价[J]. 李蒲健,侯先廷. 水力发电. 2007(11)
[9]拉西瓦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J]. 姚栓喜,李蒲健,雷丽萍. 水力发电. 2007(11)
博士论文
[1]高拱坝地震损伤开裂的大型数值模拟[D]. 钟红.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考虑横缝影响的拱坝地震损伤分析与抗震设计[D]. 徐轶慷.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289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基本原理
1.1 塑性损伤原理
1.2 横缝非线性接触模型原理
2 工程概况及模型简介
2.1 工程主体建模
2.2 工程坝址处地震波选取原则
3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1 坝体地震动仿真试验设计
3.2 坝体地震动结果分析
3.2.1 横缝张合结果分析
3.2.2 坝体损伤开裂结果提取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新抗震规范的杨房沟高拱坝抗震安全分析与评价[J]. 黄熠辉,徐建军,殷亮,魏海宁,李德玉,张伯艳,叶甜. 水力发电. 2019(04)
[2]特高拱坝典型工程抗震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对比及总结[J]. 杜小凯,孙保平,黎满林,武明鑫. 水力发电. 2018(12)
[3]象鼻岭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防裂研究及实施效果[J]. 张海超,杨波,王晓峰. 水力发电. 2018(07)
[4]高坝抗震高性能并行计算研究及其应用[J]. 郭胜山,李德玉,涂劲,陈厚群.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18(02)
[5]汶川地震中沙牌拱坝震情验证研究[J]. 涂劲,李德玉,张翠然,王海波. 水利学报. 2016(05)
[6]高拱坝施工期横缝增开现象及其相关成因研究[J]. 胡昱,左正,李庆斌,罗丹旎. 水力发电学报. 2013(05)
[7]不同库水模型对拱坝横缝开度的影响[J]. 赵兰浩,李同春,牛志伟. 水力发电学报. 2010(03)
[8]黄河拉西瓦双曲拱坝抗震安全分析评价[J]. 李蒲健,侯先廷. 水力发电. 2007(11)
[9]拉西瓦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J]. 姚栓喜,李蒲健,雷丽萍. 水力发电. 2007(11)
博士论文
[1]高拱坝地震损伤开裂的大型数值模拟[D]. 钟红.大连理工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考虑横缝影响的拱坝地震损伤分析与抗震设计[D]. 徐轶慷.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65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