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坝下游河段水沙情势时空变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7 05:49
自然水体中的悬浮物主要成分为泥沙,悬浮泥沙不但影响水体的光学特性,还会影响河流冲淤转换过程。若得不到有效处理,会产生大量淤积,加剧流域水患,进而影响流域生态环境。三峡工程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建成后在防洪、发电、航运、抗旱和供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因为“蓄清排浊”,原有河道径流量的季候分配过程和与径流相干的生态环境因子发生改变;同时,坝上游来沙减少,坝下游河道中不饱和水流为寻求泥沙补给持续冲刷河床,由此发生自上而下、长时间长距离的沿程冲刷,这些都会对坝下游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带来深远影响。因此,充分了解区域水体中悬浮泥沙浓度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对河道治理、生物栖息地监测和保护具有现实意义。遥感技术由于其具有的实时、连续、大范围的地表监测优势,已成为大尺度下水体生态环境连续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遥感影像在河段水质监测方面上的优势,结合三峡工程蓄水前后2002-2015年间坝下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河道MODIS影像和泥沙水文站点的实测泥沙数据,对该区域水沙情势进行了建模反演并分析了区域水体中悬浮泥沙含量及其变化情况,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用随机森林模型来监测悬浮泥沙浓度是可行的,...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水沙情势变化
1.2.2 悬浮泥沙遥感反演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结构与组织
第2章 研究区和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悬浮泥沙数据
第3章 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悬浮泥沙模型探究
3.1 随机森林模型
3.1.1 模型简介
3.1.2 模型构建
3.1.3 模型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参数优化
3.2.2 变量筛选
3.2.3 精度分析
3.2.4 优势比较
3.3 小结
第4章 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
4.1 分析方法
4.2 悬浮泥沙空间分布格局
4.2.1 不同蓄水阶段年悬浮泥沙空间分布特征
4.2.2 不同蓄水阶段季节悬浮泥沙空间分布特征
4.3 悬浮泥沙逐月变化特征
4.4 悬浮泥沙年际变化特征
4.4.1 悬浮泥沙年际变化趋势
4.4.2 不同季节年悬浮泥沙变化趋势
4.4.3 不同蓄水阶段年悬浮泥沙变化趋势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24018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水沙情势变化
1.2.2 悬浮泥沙遥感反演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结构与组织
第2章 研究区和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悬浮泥沙数据
第3章 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悬浮泥沙模型探究
3.1 随机森林模型
3.1.1 模型简介
3.1.2 模型构建
3.1.3 模型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参数优化
3.2.2 变量筛选
3.2.3 精度分析
3.2.4 优势比较
3.3 小结
第4章 三峡工程坝下游河段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
4.1 分析方法
4.2 悬浮泥沙空间分布格局
4.2.1 不同蓄水阶段年悬浮泥沙空间分布特征
4.2.2 不同蓄水阶段季节悬浮泥沙空间分布特征
4.3 悬浮泥沙逐月变化特征
4.4 悬浮泥沙年际变化特征
4.4.1 悬浮泥沙年际变化趋势
4.4.2 不同季节年悬浮泥沙变化趋势
4.4.3 不同蓄水阶段年悬浮泥沙变化趋势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24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82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