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航道建设工程溪口滩航道整治方案
发布时间:2023-07-25 01:26
以澜沧江Ⅳ级航道建设工程溪口滩航道整治为依托,针对溪口滩整治过程中需要提升航道等级、维持航槽稳定的问题,从溪口滩水沙运动规律、历史整治情况、来水来石特征等方面分析不同溪口滩险形成原因,提出修建拦石坝、溪口导流坝以及常年维护疏浚等治理措施,以达到提升航道尺度并维持航道稳定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山区河流溪口滩航道整治过程中采用拦、导、疏等工程措施,能够解决溪口滩险碍航成滩的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滩险概况及碍航特征
1.1 滩段河势
1.1.1 贺宽上滩
1.1.2 南班河口滩
1.1.3 梭椤滩
1.1.4 勐宋滩
1.2 自然条件
1.2.1 气候和水文条件
1.2.2 滩段水沙运动规律
1.3 成滩原因及碍航特征
1.3.1 贺宽上滩
1.3.2 南班河口滩
1.3.3 梭椤滩
1.3.4 勐宋滩
2 山溪河流航道治理思路
2.1 滩险历史整治情况及效果
2.2 整治思路
3 整治方案研究
3.1 拦石坝平面布置原则
3.2 拦石坝结构形式
3.2.1 导流孔式拦石坝
3.2.2 废旧钢轨式拦石坝
3.3 结构设计
3.3.1 拦石坝高度及库容
3.3.2 栅栏间距设计
3.3.3 坝墩设计
3.3.4 稳定性验算
3.4 整治方案及效果
4 结论
本文编号:3836898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滩险概况及碍航特征
1.1 滩段河势
1.1.1 贺宽上滩
1.1.2 南班河口滩
1.1.3 梭椤滩
1.1.4 勐宋滩
1.2 自然条件
1.2.1 气候和水文条件
1.2.2 滩段水沙运动规律
1.3 成滩原因及碍航特征
1.3.1 贺宽上滩
1.3.2 南班河口滩
1.3.3 梭椤滩
1.3.4 勐宋滩
2 山溪河流航道治理思路
2.1 滩险历史整治情况及效果
2.2 整治思路
3 整治方案研究
3.1 拦石坝平面布置原则
3.2 拦石坝结构形式
3.2.1 导流孔式拦石坝
3.2.2 废旧钢轨式拦石坝
3.3 结构设计
3.3.1 拦石坝高度及库容
3.3.2 栅栏间距设计
3.3.3 坝墩设计
3.3.4 稳定性验算
3.4 整治方案及效果
4 结论
本文编号:3836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83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