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8 17:25
杨溪源拱坝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期面临着严峻的温变裂缝问题,故一套合理可行的温控防裂方案是其成功建设的基本保障。本文以杨溪源拱坝6号坝段的部分浇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入仓温度、表面保温、浇筑层厚、浇筑间歇、冷却水管的布置方案、通水温度等因素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机理,并开展了现场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杨溪源拱坝施工期的温控防裂方案,为杨溪源拱坝的建设提供了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入仓温度对坝体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上层混凝土入仓温度过低会导致下层混凝土表面开裂,提出入仓温度应控制在日均气温以下5?C范围内的结论。2、考虑保温技术要求,研究了保温条件对坝体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保温层过厚或过薄都会增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并提出表面保温应采用钢模板内贴2 cm厚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的结论。3、考虑施工间歇及工期的施工要求,研究了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对工程工期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发现不当的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会延长工程的工期和增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提出6号坝段浇筑时应控制浇筑层厚为2 m,浇筑间歇为5 ...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配合比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2 入仓温度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3 表面保温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4 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5 冷却水管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6 其它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控防裂分析基础理论
2.1 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基本理论
2.1.1 不稳定温度场基本理论
2.1.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隐式解法
2.1.3 应力求解的基本理论
2.1.4 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隐式解法
2.2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解法
2.2.1 冷却空间温度场
2.2.2 水温增量的计算
2.2.3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迭代解法
3 杨溪源枢纽工程及分析条件
3.1 工程概况
3.2 水文气象
3.3 工程地质资料
4 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因素研究
4.1 混凝土种类的选择及热力学性能
4.1.1 混凝土种类的选择
4.1.2 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
4.2 入仓温度选择的研究
4.2.1 计算模型
4.2.2 计算参数
4.2.3 计算工况
4.2.4 计算结果分析
4.2.5 小结
4.3 表面保温措施的研究
4.3.1 计算模型
4.3.2 计算参数
4.3.3 计算工况
4.3.4 计算结果分析
4.3.5 小结
4.4 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的研究
4.4.1 计算模型
4.4.2 计算参数
4.4.3 计算工况
4.4.4 计算结果分析
4.4.5 小结
5 杨溪源拱坝冷却水管应用研究
5.1 水管布置方案的研究
5.1.1 计算模型
5.1.2 计算参数
5.1.3 计算工况
5.1.4 计算结果分析
5.1.5 小结
5.2 通水温度的研究
5.2.1 计算模型
5.2.2 计算参数
5.2.3 计算工况
5.2.4 计算结果分析
5.2.5 小结
6 计算与现场实验对比分析
6.1 实验概况
6.2 测量数据
6.3 分析对比
7 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
7.1 温度控制标准及技术要求
7.2 入仓温度控制措施
7.3 内部温度控制
7.4 综合温控防裂措施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42626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配合比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2 入仓温度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3 表面保温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4 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5 冷却水管对温控防裂的影响
1.2.6 其它方面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控防裂分析基础理论
2.1 混凝土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基本理论
2.1.1 不稳定温度场基本理论
2.1.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隐式解法
2.1.3 应力求解的基本理论
2.1.4 应力场的有限单元法隐式解法
2.2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解法
2.2.1 冷却空间温度场
2.2.2 水温增量的计算
2.2.3 水管冷却混凝土温度场的有限元迭代解法
3 杨溪源枢纽工程及分析条件
3.1 工程概况
3.2 水文气象
3.3 工程地质资料
4 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因素研究
4.1 混凝土种类的选择及热力学性能
4.1.1 混凝土种类的选择
4.1.2 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
4.2 入仓温度选择的研究
4.2.1 计算模型
4.2.2 计算参数
4.2.3 计算工况
4.2.4 计算结果分析
4.2.5 小结
4.3 表面保温措施的研究
4.3.1 计算模型
4.3.2 计算参数
4.3.3 计算工况
4.3.4 计算结果分析
4.3.5 小结
4.4 浇筑层厚与浇筑间歇的研究
4.4.1 计算模型
4.4.2 计算参数
4.4.3 计算工况
4.4.4 计算结果分析
4.4.5 小结
5 杨溪源拱坝冷却水管应用研究
5.1 水管布置方案的研究
5.1.1 计算模型
5.1.2 计算参数
5.1.3 计算工况
5.1.4 计算结果分析
5.1.5 小结
5.2 通水温度的研究
5.2.1 计算模型
5.2.2 计算参数
5.2.3 计算工况
5.2.4 计算结果分析
5.2.5 小结
6 计算与现场实验对比分析
6.1 实验概况
6.2 测量数据
6.3 分析对比
7 杨溪源拱坝温控防裂方案
7.1 温度控制标准及技术要求
7.2 入仓温度控制措施
7.3 内部温度控制
7.4 综合温控防裂措施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842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384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