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江都泵站泵装置鱼类通过性计算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0 21:16

  本文关键词:江都泵站泵装置鱼类通过性计算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江都泵站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泵站,对地区灌溉、排涝、发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泵站建设在满足工程抽水需求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生态保护,设置了专门的鱼道,便于鱼类通行。但未研究过泵装置内鱼的通过性。本文基于叶片撞击模型计算分析江都泵站泵装置鱼类通过性,同时基于CFD技术分析了江都三站泵装置内部流态对鱼通过性的影响。在国内外实验鱼种范围内,分析表明:除了鳗鱼其余鱼种实测的死亡率都较好的符合叶片撞击模型。基于叶片撞击模型理论计算分析江都泵站泵装置鱼类通过性,计算分析表明:1.江都泵站泵装置鱼的损伤死亡以叶片撞击为主,转轮的切割是过泵鱼损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导叶对鱼的损伤很小;2.在运行流量范围内,江都第四泵站鱼类通过性最高,其次为一二站,通过性最低的是三站。在设计工况点,50mm长的鱼过四站的死亡率为9.5%,比一二站低4.8个百分点,比三站低6.7个百分点;3.同效率或同样满足需要扬程的工况点,叶片安装角度越大,鱼的死亡率越低。一二站鱼类通过性最高的叶片安装角为+6。、三四站为+4。;4.不同鱼长通过性影响:运行流量范围内,过一二站小于25mm的鱼、三站小于35mm的鱼、四站小于43mm的鱼的死亡率为切割概率和撞击概率的乘积;过一二站25mm~555mm长的鱼、三站35mm~413mm的鱼、四站43mm~745mm的鱼的死亡率为叶片撞击概率,且鱼的死亡率与鱼长成线性关系,不同鱼长的死亡率与己测鱼的死亡率比值为它们的长度比值;过一二站长于555mm的鱼、过三站长于413mm的鱼、过四站长于745mm的鱼的死亡率为100%。本文利用UG软件对三站泵装置整体三维建模,用ANSYS CFX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泵装置内部流态对过泵鱼的影响:装置内因剪切应变率损伤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液体与叶轮室、叶轮的交界面处,区域小且呈薄薄的面型,几乎不会对鱼造成损伤;装置内压力波动最明显的叶轮段对鱼损伤区域因鱼的种类而不同,闭膘鱼相对通膘鱼损伤区域较大,但是整体的区域小,鱼通过该区域时间极短,损伤小。
【关键词】:鱼类通过性 泵装置 叶片撞击模型 CFD数值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56;TV6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符号说明7-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课题研究背景10-11
  • 1.2 泵站鱼类通过性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11-13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2 发展趋势13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13-14
  • 第二章 鱼类通过性计算分析理论依据14-25
  • 2.1 鱼类损伤的生物标准14-19
  • 2.1.1 鱼类损伤标准的必要性14
  • 2.1.2 鱼类损伤标准探索14-19
  • 2.2 叶片撞击理论分析19-23
  • 2.2.1 叶片撞击模型理论19-22
  • 2.2.2 叶片撞击模型理论分析22-23
  • 2.3 其余鱼类生物损伤标准探索23-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水泵鱼类通过性分析25-46
  • 3.1 江都一二站叶轮段鱼类通过性计算25-29
  • 3.1.1 一、二站工程概况25-26
  • 3.1.2 一、二站不同叶片安装角度鱼类通过性计算分析26-29
  • 3.2 江都三站叶轮段鱼类通过性计算29-32
  • 3.2.1 三站工程概况29
  • 3.2.2 三站不同叶片安装角度鱼类通过性计算分析29-32
  • 3.3 江都四站叶轮段鱼类通过性计算与分析32-36
  • 3.3.1 江都四站工程概况32-33
  • 3.3.2 四站不同叶片安装角度鱼类通过性计算分析33-36
  • 3.4 江都泵站导叶对鱼损伤分析36-40
  • 3.4.1 导叶鱼类通过性分析方法36
  • 3.4.2 假设无限小间隙导叶鱼类通过性分析36-40
  • 3.4.3 实际导叶鱼类通过性分析与讨论40
  • 3.5 江都泵站水泵鱼类通过性比较分析40-41
  • 3.6 不同转速鱼类通过性预测41-44
  • 3.7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泵装置内部流态对鱼类通过性的影响46-56
  • 4.1 轴流泵装置三维实体建模及数值模拟46-51
  • 4.1.1 装置参数及三位实体建模46-47
  • 4.1.2 网格的生成47-49
  • 4.1.3 边界条件49-50
  • 4.1.4 交接面设置50
  • 4.1.5 计算参数50-51
  •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51-55
  • 4.2.1 过泵鱼剪切应变率损伤分析51-53
  • 4.2.2 过泵鱼压力波动损伤分析53-55
  • 4.3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5.1 结论56-57
  • 5.2 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华;;提高排灌用泵装置效率的主要措施[J];北京节能;1993年06期

2 王林锁,陈松山,陆伟刚,陈玉明,葛强;新型双向平蜗壳流通泵装置特性试验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3 陈松山;严登丰;葛强;周正富;罗惕乾;;泵及泵装置效率换算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11期

4 潘光星;何萍;陈松山;何钟宁;周正富;;泵段与泵装置能量特性曲线关系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冯耀忠;;改进的电泵装置[J];石油机械;2008年04期

6 陈松山;;泵装置变速经济运行理论探讨[J];排灌机械;1993年02期

7 王林锁,陆伟刚;泵装置动力特性随转速变化关系的研究[J];排灌机械;1998年02期

8 陈松山,王林锁,陆伟刚,葛强;大型轴流泵站双向流道设计及泵装置特性试验[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9 汤方平,李大亮,陈运杰;粒子速度场仪在泵装置内流测量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04期

10 李彦军;黄良勇;袁寿其;严登丰;;大型泵与泵装置效率特性预测理论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松山;葛强;周正富;严登丰;;泵装置模型试验模拟方法分析[A];2009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彦军;严登丰;袁寿其;;泵及泵装置效率换算方法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陈松山;葛强;严登丰;周正富;屈磊飞;;大型泵站竖井进水流道数值模拟与泵装置特性试验研究[A];2009全国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研讨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白炳国;江都泵站泵装置鱼类通过性计算与分析[D];扬州大学;2016年

2 蒋丽君;泵装置优化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3 姜楠;双向对称叶轮竖井贯流式泵装置内流动数值模拟[D];扬州大学;2010年

4 陈阿萍;卧式前轴伸泵装置的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徐磊;斜式轴伸泵装置水力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6 甄峰;乌江泵站水力模型选择及泵装置模型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7 周庆连;立式潜水泵装置内部流动和性能预测[D];扬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江都泵站泵装置鱼类通过性计算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439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