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永久固定问题的商榷
本文关键词:对未来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永久固定问题的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围绕当前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未来能否永久固定这一热点问题,系统总结了现行清水沟流路行河历时长达40 a的原因。从河口来水来沙、径流及海洋动力输沙能力、人工干预措施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永久固定的可能性,指出了未来永久固定河口流路可能给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带来的重大隐患,明确了未来河口综合治理的主要目的仍在于防洪减灾,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入海水沙资源的开发利用,而非固定河口流路。
【作者单位】: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入海流路 固定流路 防洪安全 黄河河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111)
【分类号】:TV856
【正文快照】: 自1855年6月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以来,其尾闾入海流路共经历了10次摆动改道。据统计,在1976年5月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之前的9条流路中,行水时限最长为19 a,最短为3 a,累计实际行水历时为87 a,每条流路平均行水历时约为9.7 a。基于此,20世纪80年代初便产生了黄河入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王涛,高文永;黄河清水沟流路稳定性分析[J];海洋与湖沼;1997年02期
2 李殿魁;稳定黄河现行流路 根治黄河水患的理论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4年02期
3 王开荣;于守兵;茹玉英;王万战;;黄河入海流路的不同运用模式及其影响效应[J];中国水利;2011年20期
4 王恺忱,丁六逸;黄河口应实施有计划的流路改道[J];人民黄河;1985年04期
5 陆俭益;黄河口人海流路规划中泥沙数学模型的应用[J];人民黄河;1989年06期
6 孟祥文,李希宁,苏洪禄;黄河入海流路改走北汊1时机分析研究[J];人民黄河;1998年02期
7 乔富荣;李士国;薛永华;李建来;;对黄河清水沟流路治理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8 余欣,李景宗,郭选英,冯自环;黄河入海流路发展趋势初步研究[J];海岸工程;2000年04期
9 李泽刚;王万战;;关于稳定黄河口入海流路的思路与方法[J];人民黄河;2009年08期
10 修日晨,顾玉荷;稳定黄河入海流路必须进行海上治理[J];海洋通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玉珍;;开展稳定黄河入海流路的重大课题研究 改善黄河三角洲发展环境[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2 王运辉;;关于清水沟流路进一步治理之浅见[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刘剑;刁口河黄河故道34年后重启[N];东营日报;2010年
2 记者 唐志美;我市召开人民治黄60周年暨黄河现行流路行水30年纪念大会[N];东营日报;2006年
3 崔光 蒋义奎 张春利;矢志尾闾畅 黄河入海流[N];黄河报;2006年
本文关键词:对未来黄河河口入海流路永久固定问题的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47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