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长江口浑浊带枯季悬沙粒度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17-07-04 23:02

  本文关键词:长江口浑浊带枯季悬沙粒度分布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长江口 浑浊带 悬沙 粒度 时空分布


【摘要】:根据2011年长江口浑浊带枯季悬沙粒度的实测数据分析,发现浑浊带悬沙粒度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同时探讨了近20年的粒度变化过程。浑浊带粒度受动力驱动,大潮垂向分布差异显著且粒径较大,中值粒径表层在7μm左右,中层在10~20μm之间,底层在10~25μm之间;小潮期间垂线分布比较均匀且粒径较小,表中底三层中值粒径分布均在3~6μm之间,中值粒径沿水深的垂向分布梯度很小。浑浊带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在:浑浊带核心区域,大潮悬沙粒度中约含有30%黏土,70%粉砂,砂含量较少,砂比例垂向上呈增加趋势;核心区悬沙粒度三组分沿水深的分布在大小潮两个时段变化幅度较大,而浑浊带外缘粒度随潮动力的变化幅度不明显。近20~30年间,浑浊带区域的悬沙粒度中值粒径经历了"小-大-小"的变化过程,三组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先粗化再细化的过程。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长江口 浑浊带 悬沙 粒度 时空分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6080,51320105005) 上海市科委项目(13231203502)
【分类号】:TV148.1
【正文快照】: 河口最大浑浊带是河口中含沙浓度稳定地高于上下游,且在一定范围内有规律地迁移的浑浊水体。它是河口环境中的一个特殊区段,通常位于河水与海水交会、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地带[1]。多年以来,许多研究者对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来源、含沙量分布及最大浑浊带的形成、发展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道季,李军,陈吉余,陈西庆,陈邦林;长江河口悬浮颗粒物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向欣;杨世伦;张文祥;张经;;近期长江口—杭州湾邻近海域沉积物粒径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沉积学报;2012年01期

2 王晓辉;邹欣庆;徐庆珂;;江苏梁垛闸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特征及输运趋势[J];海洋学研究;2006年02期

3 李鹏,杨世伦,杜景龙,张文祥;长江口外高桥新港区岸段河槽冲淤GIS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4 高建华;汪亚平;潘少明;张瑞;李军;白风龙;;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及分布[J];地理学报;2007年09期

5 王鸣宇;秦延文;张雷;郑丙辉;李发生;贾静;;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6 田玉红,余炜,刘正西;痕量金属在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交换机理[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何本茂;童万平;韦蔓新;;北海湾悬浮颗粒物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J];广西科学;2005年04期

8 刘红;何青;王亚;陈吉余;;长江河口悬浮泥沙的混合过程[J];地理学报;2012年09期

9 尹佳;王丽丽;姚翔;关春江;柳圭泽;;青堆子湾养殖池塘与临近海域悬浮颗粒物的平面分布与季节变化[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3期

10 杨云平;李义天;孙昭华;邓金运;;长江口邻近陆架表层沉积物变化特征及成因[J];沉积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鲁青;感潮河段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行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黄玉洁;太湖典型湿地恢复区植物群落及沉积物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潘灵芝;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对北槽河床冲淤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淑江;胶州湾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的长期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5 曹振轶;长江口平面二维非均匀全沙数学模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恩仁;长江口悬浮泥沙的吸附—解吸作用对元素固—液相态转化控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永红;长江河口涨潮槽的形成机理与动力沉积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贺宝根;长江口潮滩水动力过程、泥沙输移与冲淤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戴志军;基于遥感和数字化地形信息复合技术在岸滩演变定量研究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玉;胶州湾主要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梅桂;多核素在长江口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的分布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管君阳;杭州湾北岸冲淤演变及其对化工区工程响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陆勤;废黄河三角洲淤泥质海岸稳定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旭辉;近40年来长江水沙变化背景下的长江口海岸线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程江;长江口悬浮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蒋智勇;长江口底沙再悬浮及其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清玉;近40年来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记录与环境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强;GIS在河道冲淤及河床演变分析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9 刘红;长江口表层沉积物分布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黄广;长江口、杭州湾水沙交换与输移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时钟, 陈吉余;潮滩盐沼物理过程的研究进展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995年01期

2 王保栋;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作用[J];黄渤海海洋;1994年01期

3 夏福兴,D.Eisma;长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絮凝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4 李道季,陈吉余;FACScan流式细胞仪在河口悬浮颗粒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1996年03期

5 杨世伦,陈吉余;试论植物在潮滩发育演变中的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4年06期

6 焦念志,杨燕辉;四类海洋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同步监测[J];海洋与湖沼;1999年05期

7 林以安,,唐仁友,李炎,董恒霖,关许为,陈英祖;长江口生源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与絮凝沉降的关系[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沈良,谷国传,张国安;长江口南汇近岸水域悬沙沉降速度估算[J];泥沙研究;2003年06期

2 于连生,宋家驹,唐宏寰;长江口悬沙颗粒的现场测量[J];海洋技术;2005年02期

3 李占海;高抒;沈焕庭;汪亚平;;江苏大丰潮滩悬沙级配特征及其动力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6年04期

4 汤军健;余兴光;陈坚;陈楚汉;李东义;;闽江口入海悬沙输运的数值模拟[J];台湾海峡;2009年01期

5 李婧;高抒;汪亚平;;长江口水域悬沙含量时空变化卫星遥感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9年04期

6 李伯根,谢钦春,夏小明,李炎;椒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悬沙粒径分布及其对潮动力的响应[J];泥沙研究;1999年01期

7 梁文,黎广钊;应用遥感技术分析廉州湾悬沙的动态特征[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2期

8 万新宁;李九发;沈焕庭;;长江口外海滨悬沙分布及扩散特征[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9 林强;陈一梅;黄永葛;;基于遥感方法反演河口湾悬沙分布[J];水运工程;2008年02期

10 李瑞杰;罗锋;朱文谨;;悬沙运动方程及其近底泥沙通量[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尧;孔俊;李瑞杰;章卫胜;;长江口悬沙输运数值模拟[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汪亚平;潘少明;高建华;杨e

本文编号:519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19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