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过渡过程中的风速模拟
本文关键词: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过渡过程中的风速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式水电站 调压室交通洞 过渡过程 风速 气体可压缩性 波动叠加 数值模拟
【摘要】:在考虑气体可压缩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过渡过程中的气体运动数学模型,依据气体管道瞬变流的特征线法,提出了风速模拟的方法并编制了完整的模拟程序,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求解方法与模拟程序的适用性与合理性。然后分析了交通洞的体型(长度、断面积、倾角)对风速发展、分布及波动过程的影响,并从波动叠加的角度揭示了各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于地下式水电站调压室交通洞在过渡过程中的风速的模拟,考虑气体可压缩性是必要的。交通洞断面的风速波动过程由低频质量波(基波)与高频弹性波(谐波)叠加而成。通气洞长度影响谐波的振幅和周期、断面积影响基波和谐波的振幅、倾角则仅影响谐波的振幅。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式水电站 调压室交通洞 过渡过程 风速 气体可压缩性 波动叠加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9158)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基金项目(201506270057)
【分类号】:TV732.5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对于地下式水电站,通常设置修建在山体中的开敞式调压室,调压室的通风、减压功能是通过交通洞来实现。在水电站过渡过程中,机组启动、增负荷、减负荷、甩负荷等动作都将引起调压室内水位上下波动,使洞内产生较大的风速。风速的大小关系到交通洞的安全使用和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巨荣文;余建强;;色尔古电站调压室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2008年01期
2 朱永忠;张健;;用随机微分方程模型求解调压室涌波[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利卿;杨志豪;杨志超;;水体惯性对调压室波动的影响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年05期
4 王治中;王建林;赵毅力;;水电站调压室设置必要性判式的分析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8期
5 苏宏敏;冯娟玲;;浅谈调压室比选[J];科技风;2013年06期
6 彭守拙;水电站气压式调压室系统小幅度波动的稳定条件和过渡过程[J];水力发电学报;1986年02期
7 崔清溪;;取消电站调压室的可行性分析[J];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88年04期
8 马跃先;马家敏;季奎;;调压室涌波计算方法[J];郑州工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马家敏;李乐;季奎;;气压式调压室水位波动试验与数值模拟[J];人民长江;1990年07期
10 马跃先,季奎;气压式调压室大波动稳定断面分析[J];水利学报;199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包冀邢;王立成;段雪莹;;齐热哈塔尔水电站调压室结构有限元设计[A];2012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专刊[C];2012年
2 胡亮;雷振华;杜晓晓;;电站调压室滑模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华富刚;胡明;;带狭长上室调压室水面线的非恒定数值仿真计算[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8)[C];2008年
4 贺翠华;王小梅;杨建东;;气垫调压室气室常数敏感性分析[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刘德有;王丰;张健;陈付山;;抽水蓄能电站采用气垫式上游调压室的探讨[A];2004年全国抽水蓄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林艳;孙璇;;粟子坪调压室安全监测设计[A];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2008年度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应用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曾艳梅;黄素满;喻忻;;Rudbar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分析研究[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忠海;世界最大的差动式调压井群[N];凉山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鲍海艳;水电站调压室设置条件及运行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朱永忠;水电站水击和调压室涌浪的随机数学模型及其求解[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明非;长距离引水式水电站调压室水力特性及多目标优化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2 郑向阳;有调压室水电站多机一洞时水力调速系统稳定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启升;高边墙地下调压室衬砌结构工作性态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刘军;大型长廊式调压室围岩稳定性及结构特性三维有限元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5 刘松舰;调压室水位波动及压力管道水击压强的计算和试验[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6 陈方亮;调压室水力损失特性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吉海洋;水电工程调压室阻力系数研究[D];西华大学;2014年
8 陈浩;水电站上下游双调压室引水发电系统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刘和兵;水电站过渡过程波动叠加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利卿;水电站长引水管道过渡过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2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2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