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黑河中游水资源空间分布对绿洲核心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7 07:12

  本文关键词:黑河中游水资源空间分布对绿洲核心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景观变化 多时序 水资源 驱动力 Logistic回归模型 黑河中游


【摘要】:以西北内陆黑河中游绿洲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DEM、土壤、气候和DMSP/OLS灯光数据,采用多时序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1986—1995,1995—2000和2000—2010年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揭示水资源空间分布对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约束范围。结果表明:1)各时段耕地增加不存在共性驱动因子,但耕地减少有共性驱动因子(海拔和人类活动);建设用地增加的共性驱动因子是海拔、距离和人类活动,但不同时段驱动效应不同;2)机井和河渠对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机理类似,影响范围为1000~1500 m,但河渠比机井更具约束力;3)海拔对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影响范围在3500 m以下,其主要限制来自地形起伏的约束。研究结果对优化绿洲水土资源空间配置、提高绿洲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景观变化 多时序 水资源 驱动力 Logistic回归模型 黑河中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097)资助
【分类号】:TU984.18;TV213.9
【正文快照】: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理解全球变化的重要窗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1],也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最为密切的交叉过程[2]。自1995年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和IHDP(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计划)联合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宁;李稚;范煜婷;王怀军;方功焕;;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4年09期

2 孙栋元;李元红;胡想全;王军德;卢书超;程玉菲;;黑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与配置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3期

3 唐志强;曹瑾;党婕;;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响应关系研究——以张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4年03期

4 蔡国英;徐中民;;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国民经济用水投入产出分析——以张掖市为例[J];冰川冻土;2013年03期

5 戴声佩;张勃;;基于CLUE-S模型的黑河中游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2期

6 张军;周冬梅;张仁陟;;黑河流域2004—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动态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12年06期

7 蒙吉军;朱利凯;毛熙彦;;近30年来毛乌素沙地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多尺度研究——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2年S1期

8 廖杰;王涛;薛娴;;近55a来黑河流域绿洲演变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国沙漠;2012年05期

9 陈亚宁;杨青;罗毅;沈彦俊;潘响亮;李兰海;李忠勤;;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问题研究思考[J];干旱区地理;2012年01期

10 张凤荣;;半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基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案例分析[J];资源科学;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慧敏;马丁丑;;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牧民退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张掖市平山湖乡为例[J];西北人口;2016年05期

2 武美丽;敖登高娃;赵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9期

3 刘新华;黄燕;阿斯古丽·吐尼亚孜;;阿克苏流域地下水主要水质指标的演变特点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09期

4 王祺;蒙吉军;;黑河中游水资源空间分布对绿洲核心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5 刘新华;;2000-2015年阿克苏灌区地下水埋深时序演变特征[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08期

6 陈亚宁;李宝富;李稚;李卫红;;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形成、转化与水安全研究(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年07期

7 巩杰;钱大文;张玲玲;谢余初;高彦净;;近35 a临泽县绿洲-荒漠土地变化及其景观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6年04期

8 张琪;罗格平;李龙辉;张苗;吕娜娜;王新新;;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表征的现代绿洲演变过程——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J];地理学报;2016年07期

9 韩群柱;冯起;陈桂萍;;渭河流域基于水利供水网络结构的水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6年04期

10 王宇;李均力;郭木加甫;包安明;胡汝骥;赵胜楠;;1989-2014年赛里木湖水面面积的时序变化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奇虎;陈亚宁;;1981-2006年西北干旱区NDVI时空分布变化对水热条件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4年02期

2 怀保娟;李忠勤;孙美平;周平;肖燕;;近50年黑河流域的冰川变化遥感分析[J];地理学报;2014年03期

3 陈辉;李忠勤;王璞玉;周平;金爽;;近年来祁连山中段冰川变化[J];干旱区研究;2013年04期

4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water resources policy analysis in arid land:a model for Manas River Basin[J];Journal of Arid Land;2013年01期

5 ;Surface runoff processes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Manas River Basin, Xinjiang,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2012年03期

6 ;Response of runoff to change of atmospheric 0℃ level height in summer in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 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2年09期

7 黄金川;孙贵艳;闫梅;刘涛;肖磊;;中国城市场强格局演化及空间自相关特征[J];地理研究;2012年08期

8 石培基;杨雪梅;宫继萍;张光永;魏伟;;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适度规模研究——以石羊河流域凉州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2年04期

9 聂春霞;何伦志;甘昶春;;城市经济、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2年03期

10 王如松;欧阳志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美红;东山县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谢双喜;林媚珍;马秀芳;;广州市花都区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科学;2007年01期

3 吴晓旭;邹学勇;;基于3S的毛乌素沙地腹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J];中国沙漠;2010年04期

4 喻斐涵;欧西成;程明;徐聪荣;;景观类型水平景观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11年01期

5 魏伟;石培基;周俊菊;王兰英;王旭峰;;近20多年来石羊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6 陈初才;;浙西天目山区的景观分异和区域整治[J];地理科学;1987年01期

7 俞孔坚;景观敏感度与阀值评价研究[J];地理研究;1991年02期

8 ;景观[J];环境;1995年09期

9 赵焕庭;南沙群岛景观的类型和演化[J];热带地理;1997年01期

10 曾辉,江子瀛,孔宁宁,高凌云;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分析 以深圳市龙华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滨章;李婷婷;;从《欧洲景观公约》看我国景观的安全与保护[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赵洁;林箐;;对当代纪念性景观“纪念性”表达的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张捷;唐文跃;张宏磊;;中国城镇书法景观空间分异现象的测量[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利顶;傅伯杰;赵文武;;“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5 李露;谢冶凤;张玉钧;;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探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邱斓俊;裘鸿菲;;重构城市“绿色”网络——废弃铁路景观的更新设计[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青;胡玉敏;陈玲;陈志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A];金华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拜泉农田林网景观宏观布局空间表达与定量辨识[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曹娟;梁伊任;章俊华;;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景观调查与评价初探[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10 谢苗苗;王仰麟;;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深圳市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凌翌;未来五年把龙泉山脉装扮成一条景观风景带[N];成都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爽;让绿色成为今日社区的主题[N];中国花卉报;2003年

3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 尤再健 王兴达;城市街角景观设计初探[N];中国花卉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洋;景观体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肖红生;基于“3S”技术村级景观长期动态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邓荣根;森林声景观品质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4 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郭文华;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卫平;贺兰山—银川盆地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规划[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李艳菊;龙门山中北段区域地学景观及传统聚落适宜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淑娟;帽儿山地区森林景观动态过程及景观生态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顾凤霞;生态城市用地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仁杰;虚拟地理环境中的旅游景观感知度定量计算[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宁;有效种群容量下景观格局及尺度对景观遗传模拟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彬;成都平原乡村酒店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刘爱芝;村镇景观的形成条件与保护[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4 王环杰;基于RS的西宁市森林景观动态格局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红艳;宁夏泾源县龙潭街带状公园提升改造设计[D];宁夏大学;2015年

6 庞新坤;北京市典型功能区的景观热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薛静;艾比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类型下土壤表层盐分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玉苏普江·艾麦提;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9 徐谅慧;岸线开发影响下的浙江省海岸类型及景观演化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10 苏日嘎拉图;鄂尔多斯土地荒漠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29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29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