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颗粒固液混合物在管流中水击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粗颗粒固液混合物在管流中水击特性研究
【摘要】:管道水力输送系统由于泵启闭、机械故障等引起提升管道中流速瞬间变化,导致管道内压力剧烈变化,产生的水击对管道破坏极大。对于含粗颗粒物料的固液两相流体,粗颗粒与流体跟随性较差,水击过程中动量传递特性与细颗粒差异较大。基于粒子跟踪测速技术(Particle Tracking Velocimetry,简称PT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以及压力测试系统,研究分析粗颗粒在管道断面的特性试验以及水击过程中颗粒跟随性变化和水击压力变化。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PIV技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含低浓度下较细颗粒在管道断面中心部位流速最大,靠近管壁面的流速最小。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清水流速分布曲线与通过试验拟合得出流速分布曲线趋势变化吻合。当平均流速为1.0m/s时,计算值略大于测试值;当平均流速为1.5m/s和2.0m/s时,计算值与测试值几乎重合。这说明0.1mm固体颗粒具有良好的跟随性。(2)通过PTV技术对粒子追踪可知,以管道中心为基点,颗粒在管道断面速度分布呈指数形式,符合圆管紊流分布的经验公式。位于管底部的颗粒流速略小与靠近管项部的颗粒流速。当水体平均流速一定,粒径越大时,颗粒跟随性越差;当颗粒粒径一定,水体流速越大时,颗粒跟随性较好。当水体流速较大时,由于管边壁摩擦的缘故,流体在管壁附近的所受阻力将增加,致使边壁粗颗粒速度大于水流速度。为解释颗粒在管道断面分布不对称,本文取断面上三个位置处的颗粒速度值,并对数据进行拟合。拟合公式的计算值接近实测值,最大误差不超过6.4%。管道断面颗粒跟随性复杂,故只取位于管道中部颗粒的跟随进行分析,拟合公式,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3)结合PTV技术和压力测试系统,分析水力输送管道水击过程中的颗粒跟随性及水击压力。结果表明,在阀门关闭过程中颗粒速度逐渐较小,颗粒在管道断面速度分布呈指数分布。在水击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颗粒逐渐沉积于管道底部壁面。颗粒粒径与水体流速对颗粒跟随性影响较大。颗粒粒径越大,水体流速较小时,颗粒跟随越差。由于颗粒体积浓度较低,在一定流速下,颗粒粒径对水击压力影响不明显。但是流速的增加加强了流体的紊动效应,水击压力波峰宽度和波峰的持续时问相应增加。
【关键词】:固液两相流 粗颗粒 跟随性 水击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13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12-14
- 第二章 粗颗粒在管流中运动特性及水击研究现状14-21
- 2.1 固液两相流研究14-15
- 2.2 水击基本理论15-17
- 2.3 浆体水击研究成果17-20
- 2.3.1 浆体与清水水力学特性差异17-19
- 2.3.2 浆体水击特性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粗颗粒固液混合物在管流中水击试验21-29
- 3.1 试验系统与仪器21-26
- 3.1.1 水击试验系统21-22
- 3.1.2 试验测试方法与主要仪器22-26
- 3.2 试验方法与试验方案26-28
- 3.3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管流中粗颗粒运动特性试验研究结果与分析29-46
- 4.1 粗颗粒在管流断面中的速度分布29-41
- 4.1.1 清水在管流中速度分布29-30
- 4.1.2 颗粒在管流中速度分布30-35
- 4.1.3 管道垂直断面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概率分布35-39
- 4.1.4 管道断面颗粒速度不对称性分析39-41
- 4.2 粗颗粒在管流中与流体间的跟随性41-45
- 4.3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非恒定流中颗粒运动特性及水击特性变化46-61
- 5.1 水击过程中流体与颗粒速度变化46-55
- 5.1.1 水流速度变化46-48
- 5.1.2 颗粒速度变化48-52
- 5.1.3 颗粒与水流的跟随性52-55
- 5.2 水击压力变化特征55-60
- 5.3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结论61-63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慧;蔡怀森;;浅析水击理论的发展及现状[J];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2 杨玲霞;李树慧;侯咏梅;范如琴;;水击基本方程的改进[J];水利学报;2007年08期
3 孙晓;王亚丽;范会宁;吴昊;;水击基本方程的讨论[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年08期
4 郭文铸,索丽生;简单管水击随机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1996年04期
5 李治勤;流速及管道特性对水击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陈贵清;王维军;周红星;任春立;;压力管道水击危害及其防治[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袁健;胡明;;考虑非恒定摩阻项的水击随机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6期
8 杨建东,,徐远杰,张祖莲;采用纵向翼形管模拟水击波速[J];水利学报;1995年06期
9 张勇;水击流固耦合的判断准则探索[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05期
10 刘晓平;陈燕国;孙东坡;廖小龙;张晓亮;;管道水击数值模拟方法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灵杰;张建杰;李爱红;;管路的水击及其预防[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杨玲霞;李树慧;侯咏梅;范如琴;;水击基本方程的改善研究[A];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义芹;;邯郸市供水工程输水管路水击计算[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4 周云龙;杨志行;洪文鹏;孙斌;;复合管道内浆体水击压强计算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q
本文编号:533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3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