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危害程度确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00:10

  本文关键词: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危害程度确定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边坡 危岩体 危害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


【摘要】:危岩体危害程度是指度量致灾体的活动程度、活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对受灾体的影响程度。它不仅与危岩体稳定性有关,还与其危害对象、离危害对象高度、危岩体规模有关,其它情况相同下,规模越大、高度越高其危害越大,即危害程度级别越高。通过对已建及在建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系统研究,建立一套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危害程度分级体系,根据危害程度分级提出危岩体防治措施一般选取原则。首先根据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所影响水工建筑物级别、部位、人员密集活动程度对危害对象进行分级,然后根据危岩体自身的稳定性、规模及其离危害对象的高度建立危岩体危害程度分级方法,提出危岩体防治措施一般选取原则。将该方法应用于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建的大多数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评价及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质处;
【关键词】环境边坡 危岩体 危害对象 危害程度 防治措施
【分类号】:TV22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水电工程环境边坡是指位于工程边坡开口线之外的,一级谷肩以下,一旦失稳可能会对工程或工程区人员构成威胁的斜坡,它是自然边坡的一部分[1]。在自然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下,在工程边坡范围之外可能发生落石、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凯,唐红梅,刘光华,胡明,吴四飞;危岩支撑及支撑-锚固联合计算方法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2 刘洋,赵明阶,许锡宾;危岩垮塌周期预测的一种方法[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陈洪凯,唐红梅;长江三峡水库区危岩分类及宏观判据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4期

4 寿冀平,韩祥银,靳丰山,何国幸;济南燕翅山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3期

5 陈洪凯,唐红梅,胡明,李强;危岩锚固计算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6 袁洁彬;方丛化;李群强;鲁伟光;洪小凤;;重庆市长寿区商6~#危岩稳定性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9期

7 唐红梅;叶四桥;祝辉;李明;石晋旭;王昌贤;;危岩耦合参数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8 唐红梅;祝辉;李明;叶四桥;石晋旭;;范数灰色理论在三峡库区危岩形成影响因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9 史文兵;张志斌;覃菊清;;重庆市某危岩治理研究浅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2期

10 吴超凡;廖英健;戴定贤;王全成;;福建惠安县石门坑路危岩体崩塌成因分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伏伟;郭福生;姜勇彪;胡中华;;山地风景区景观危岩灾害研究[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丁访强;杨根兰;贺太红;吕庆;;四川省南江县石坝子危岩带破坏模式及成因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卫华;黄润秋;裴向军;;高陡边坡危岩体发育特征研究[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洪凯;唐红梅;;三峡库区危岩发育规律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温小刚;;岩石劈裂机在危岩体应急治理中的应用[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林峰;陈洪凯;唐红梅;唐芬;;地震作用下坠落式危岩稳定性分析[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7 康宏达;殷跃平;张颖;费宇明;;四川窦团山危岩体变形破坏过程计算机模拟[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8 项凡;;贵州某危岩体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A];2013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殷跃平;康宏达;张颖;;三峡链子崖“五万方”危岩体防治工程设计[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10 安三虔;王立川;史功荣;;秭归县聚集坊崩塌危岩体治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虎;龚滩危岩体没有发生新位移[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娄方进;为了2000多群众的安危[N];贵州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范宏喜;科学监控三峡危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白文起 赵海燕 本报记者 刘兰宁 通讯员 雷婕;长江航运的安全卫士[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陈蕊;南京地矿专家灾区排险记[N];江苏经济报;2008年

6 记者 刘维;三峡望霞危岩崩塌有惊无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7 刘兰宁 白文起;打开洪崖洞的“金钥匙”在哪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8 记者 黎晓艳 实习生 王璐 肖荷君 通讯员 贺茂平 周云松;根治板岩山危岩排定时间表[N];黄石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杨云龙 特约记者 金红;撑起安全防护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

10 记者 袁浪;纳雍危岩崩塌原因查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卫华;高陡边坡危岩体稳定性、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唐红梅;群发性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与减灾技术[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38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38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