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地涵工程影响下的河道冲淤变化及其改善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7:26

  本文关键词:地涵工程影响下的河道冲淤变化及其改善措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泥沙河流 地涵工程 防淤措施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摘要】:我国黄河、海河及其他一些河流的含沙量较高,年平均含沙量在5kg/m3以上,属于多泥沙河流。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水工建筑物,泥沙问题将是修建此类建筑物的关键技术难题。该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多泥沙河流对拟建工程淤积的影响,二是工程建成以后对原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若不加以研究,拟建工程极易发生淤积,影响工程效益发挥及工程自身安全;发生在工程附近的河道冲淤变化,亦会影响工程安全,行洪能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主要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前期论证,优化选出最合理的布置方案。在长期治河实践中,我国水利工作者对河流泥沙输移、河床演变与整治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成功解决了诸如葛洲坝、三峡、小浪底等工程的泥沙问题。90年代以来,在数值计算方面,二维、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得到了大量的发展与工程应用。废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汛期含沙量大,非汛期流量小,含沙量也小。本文以废黄河地涵工程上游河道为例,分析了该工程运行多年来上游河道泥沙淤积的成因及现有闸门控制运用方案对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整治措施,确保工程安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按相关规范要求,分定床清水、定床浑水以及局部动床三部分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基本反映了河道的实际流动情况;(2)所研究的河段具有弯道水流特征,在无措施工况下,采用对称开启不同两孔闸门的运行方式,河道左岸存在显著的低速回流区,易造成泥沙淤积;(3)采取两道丁坝整流措施后,水流得以调整,通过束窄河床的方式,流速提高明显,分布更加合理,有利于减少泥沙沉积。通过定床浑水试验得知,上游河道左右两岸均存在淤积现象,左岸更为严重。添加丁坝措施以后,左岸淤积有所减弱,整治效果较为理想。通过局部动床试验得知,第一道丁坝坝头区域容易产生冲刷,建议做加固处理:(4)借助UG建立该工程研究范围内的三维模型,运用Flow-3D软件在原型尺度上对该工程进行了模拟计算,采用VOF方法处理自由液面,计算结果与试验结论基本一致;(5)对河床底层的淤沙进行采样分析,在设计及措施工况下进行了浑水工况计算,基本弄清了泥沙淤积的成因。泥沙随主流不断前移,发生侧向扩散,最后沉积在流速较低的地方。随时间的延长,左岸淤积加重,河道主流偏向右岸,加之过水断面收缩,右岸的淤沙被带走,甚至造成冲刷,与实际冲淤现象一致。(6)通过丁坝的整治措施,成功解决了左岸低速区容易造成泥沙淤积的问题,整治效果较为理想,该整治措施亦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多泥沙河流 地涵工程 防淤措施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147;TV8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符号说明10-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12
  • 1.2 泥沙问题研究现状12-15
  • 1.2.1 理论分析方面13
  • 1.2.2 模型实验方面13-14
  • 1.2.3 数值计算方面14-15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15-17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15-16
  • 1.3.2 论文主要工作16-17
  • 第二章 模型试验研究17-29
  • 2.1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18-20
  • 2.1.1 定床清水相似准则18
  • 2.1.2 定床浑水相似准则18-19
  • 2.1.3 局部动床相似准则19-20
  • 2.2 模型试验设计20-22
  • 2.2.1 模型布置20-21
  • 2.2.2 试验方案21-22
  • 2.3 试验结果分析22-28
  • 2.3.1 定床清水试验结果分析22-26
  • 2.3.2 定床浑水试验结果分析26-27
  • 2.3.3 动床浑水试验结果分析27-28
  • 2.4 工程控制运用分析28-29
  • 第三章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29-42
  • 3.1 FLOW-3D软件简介29-30
  • 3.2 基本控制方程30-32
  • 3.2.1 FLOW-3D控制方程30-31
  • 3.2.2 流体界面与自由液面31-32
  • 3.3 物理模型32-38
  • 3.3.1 湍流模型32-34
  • 3.3.2 泥沙冲刷模型34-38
  • 3.4 物体表面粗糙度38-39
  • 3.5 求解方法39-40
  • 3.5.1 时间步长控制39
  • 3.5.2 压力求解方法39
  • 3.5.3 动量对流方法39-40
  • 3.6 求解步骤40-42
  • 3.6.1 前处理40
  • 3.6.2 求解计算40-41
  • 3.6.3 后处理41-42
  • 第四章 清水工况模拟及其改善措施分析42-56
  • 4.1 建模过程42-46
  • 4.1.1 模型创建42-43
  • 4.1.2 网格剖分43-44
  • 4.1.3 物理模型选择44-45
  • 4.1.4 边界条件设定45
  • 4.1.5 初始条件45-46
  • 4.1.6 数值选项46
  • 4.2 原方案计算结果及流场分析46-52
  • 4.2.1 方案一计算结果及分析47-49
  • 4.2.2 方案二计算结果及分析49-50
  • 4.2.3 方案三计算结果及分析50-52
  • 4.3 调整措施计算结果及流场分析52-54
  • 4.4 本章小结54-56
  • 第五章 浑水工况模拟及其改善措施分析56-66
  • 5.1 泥沙参数的选取56-57
  • 5.2 原方案设计工况下的河道泥沙沉积模拟57-61
  • 5.2.1 边界条件设置57-58
  • 5.2.2 浑水工况原方案模拟结果分析58-61
  • 5.3 调整措施工况下的河道泥沙沉积模拟61-64
  • 5.3.1 边界条件设置61
  • 5.3.2 浑水工况调整措施工况模拟结果分析61-64
  • 5.4 本章小结64-66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6.1 研究结论66-67
  • 6.1.1 模型试验方面66-67
  • 6.1.2 数值计算方面67
  • 6.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志勇,张德茹,袁玉萍;黄河艾山以下河道引水引沙与河道冲淤关系的分析[J];泥沙研究;1995年03期

2 尤联元;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3 牛文臣,徐建新;引黄与河道冲淤关系的研究[J];泥沙研究;1987年02期

4 王玉哲,田喜龙,,张子文;东辽河河道冲淤变化原因浅析[J];吉林水利;1996年05期

5 刘斌;由宝宏;王春华;;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变化分析[J];人民黄河;2007年10期

6 张峰;吕景泉;王仁君;;河道冲淤计算方法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5期

7 林秀芝;刘琦;曲少军;;黄河下游引水引沙对河道冲淤调整影响分析[J];泥沙研究;2010年06期

8 常温花;侯素珍;王平;胡恬;;黄河内蒙古段洪水对河道冲淤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0年12期

9 胡兴林;王静;蓝永超;李文治;赵昌瑞;;黄河内蒙段河道冲淤量与水沙输移过程的关系分析[J];水文;2012年02期

10 郭恒亮;赫晓慧;石姗;;黄河郑州段河道冲淤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人民黄河;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茹玉英;彭红;王开荣;;近十年黄河口河道冲淤特性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2 陈俊卿;高振斌;何传光;蒋公社;尚应庆;;黄河东营段河道冲淤对引供水的影响[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3 侯志军;赵双权;耿少文;;近年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变化特性[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石国钰;许全喜;;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与河床自动调整作用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士和;梅军亚;罗秋实;徐林波;;漳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形—维数值模拟[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徐雪松;赵晓冬;窦希萍;王向明;;山溪性强潮河流裁弯后河道冲淤变化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7 王建;刘平;高正荣;白世彪;曾光杰;屈贵贤;;长江干流江苏段四十四年来河道冲淤变化的时空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高振斌;崔玉刚;岳成鲲;尚应庆;高召民;;调水调沙对黄河山东河段的冲淤影响分析[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仲召伟;地涵工程影响下的河道冲淤变化及其改善措施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2 刘平;GIS支持下的长江干流江苏段河道冲淤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69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69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