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大坝位移监控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大坝位移监控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大坝位移 小波分解 参数寻优 支持向量机 监控模型
【摘要】:常规大坝安全监控统计模型未能分别针对监测序列值内系统信号和随机信号特点进行模拟,故预报精度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基于小波分解技术,利用监测序列值信号频率特征分离出系统信号与随机信号,并结合逐步回归与支持向量机(SVM)对不同信号的处理优势,在引入网格寻优与交叉验证确定SVM敏感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统计结合小波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大坝位移监控模型,同时编制了其相应的计算程序。工程算例表明,该模型较常规模型能够同时考虑监测序列中的系统信号和随机信号,并且具有较强的模型寻优能力和更高的预报精度,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亦可推广应用于高边坡及大坝其他预警指标的监控。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大坝位移 小波分解 参数寻优 支持向量机 监控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9014;51409139)
【分类号】:TV698.1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模型是保障大坝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1],而现行常规统计模型难以区分原始监测数据中同时存在变化相对平稳的系统信号与变化相对剧烈的随机信号[2]。故采用单一的线性方程[3-4]难以表达出随机信号的不规则变化,导致欠拟合[5];而采用单一的机器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树玉,刘国华,杜王盖,石教英,董峰;大坝观测数据序列中的混沌现象[J];水利学报;1999年07期
2 许昌;岳东杰;董育烦;邓成发;;基于主成分和半参数的大坝变形监测回归模型[J];岩土力学;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旦;许才军;鲁铁定;;基于Lyapunov指数与神经网络融合的预测模型研究[J];测绘通报;2008年10期
2 汪树玉,刘国华,包志仁,杜王盖;观测数据分析中几种方法的探讨(三)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3年04期
3 田旦;许才军;周命端;陈浩;;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大坝变形短期预测[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8年05期
4 吴晓锁;蒋斌松;王东权;;枣林滑坡的混沌判断和预测[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11期
5 赵卿;赵长胜;朱玉;;不同时效因子对位移效应量的影响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3年03期
6 柳景青;用水量时间观测序列中的分形和混沌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2期
7 刘梦军,沈允文,董海军;单级齿轮非线性系统吸引子的数值特性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8 尹军;;基于RBF网络的混沌时序的变形分析和预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4期
9 袁国根;;分位数回归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14年04期
10 陈健;;基坑变形的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测绘;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斌松;康伟;王金鸽;;枣林滑坡的混沌判断和预测[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方卫华;王润英;;大坝安全监控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委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强;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徐洪钟;大坝动力系统的安全监控非线性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王建;大坝安全监控集成智能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吴子平;混凝土坝病变和损伤的监控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5 张乾飞;复杂渗流场演变规律及转异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包腾飞;混凝土坝裂缝的混沌特性及分析理论和方法[D];河海大学;2004年
7 许传华;岩体破坏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4年
8 黄红女;土石坝安全测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9 柳景青;调度时用水量预测的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郄志红;大坝安全监测资料正反分析的智能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艳丽;肌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晓贤;大坝安全监控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高思莉;胎心监护仪的开发及心率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梦军;单对齿轮系统间隙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5 李作光;丰满大坝安全监测决策支持系统方案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6 胡宁;基于混沌理论的网络语音保密通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7 周剑;坝址地下水质监测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徐蔚;土石坝渗流监测资料分析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陈学森;齿轮系统的混沌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蒋国庆;混沌理论用于经济预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宏昌,孙海燕;正规矩阵R及平滑因子α的选取[J];测绘工程;2003年04期
2 徐平;;大坝观测数据的吸引子分析[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2年05期
3 薛桂玉;李珍照;;主成份回归在混凝土坝无应力变形测值分析中的应用[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2年06期
4 徐洪钟,吴中如;偏最小二乘回归在大坝安全监控中的应用[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06期
5 景继;包腾飞;谷艳昌;朱赵辉;;监测数据共线性问题的岭回归法分析[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7年03期
6 李红祥;岳东杰;李立瑞;;基于主成分回归的大坝位移模型[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8年05期
7 ;Solving Multicollinearity in Dam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SVD[J];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2011年03期
8 李艳双,曾珍香,张闽,于树江;主成分分析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9 吴春国,梁艳春,孙延风,周春光,吕英华;关于SVD与PCA等价性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04年02期
10 吕可诚,王继业,常树人,张俊娟,姜恩庆;人体心脏搏动的相空间吸引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鹏;肖峰;常晓林;袁理;;水库周边地下水位时滞监控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华锡生,岳建平;数据诊断方法在建立大坝监控模型中的作用[J];水力发电学报;1997年01期
3 李宗坤;陈乐意;孙颖章;;偏最小二乘回归在渗流监控模型中的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2期
4 何勇军,薛宝林;土石坝渗流的神经网络监控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吴海真;吴晓彬;;基于流变统一格式的库岸堆积体斜坡变形监控模型及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7年06期
6 沈振中,徐志英,吴中如;三峡大坝及坝基施工期的特殊监控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7 张乾飞,顾冲时,吴中如;基于滞后效应的土石坝渗流监控模型[J];水利学报;2001年02期
8 谢守亮;葛洲坝二江电站安全监控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3年02期
9 刘正云,蒋海洲;基于递推回归的大坝安全动态监控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02年02期
10 远近;郑东健;李波;赵斌;;模糊可拓模型在坝体变形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罡;赵恒永;易军凯;;基于规则统计的数据库安全监控模型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5年
2 陈浙新;苏怀智;陈兰;;重力坝稳定性的尖点突变监控模型及软件模块研发[A];2012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委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钱熊 记者 陈君;吴中如院士谈大坝安全监控[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付贵春 杨泽;乳品监控模型产量精确度达1‰[N];中国税务报;2009年
3 周玉贵;建立监控模型 加强税源控管[N];中国税务报;2007年
,本文编号:572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572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