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补水河道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多源补水河道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源补水河道 水力模拟 水质模拟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 十五里河
【摘要】: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是有效缓解河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重污染的多源补水河道进行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在对合肥市十五里河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水质水量资料,对河道及各断面进行了合理概化,为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奠定了基础。采用圣维南方程组对十五里河进行水动力学模拟,对其中参数进行了率定,利用Preissmann四点偏心隐式差分法对其进行求解。分析研究了各污染物在河道中的变化过程及河道的实际情况,选择QUAL-Ⅱ模型对十五里河水质进行模拟,选用隐式差分法对其进行求解。以水动力学模型和水质模型为基础,考虑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目标及河道功能定位,以水质偏差最小和调度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水位、流速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十五里河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并对求解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对河流水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对COD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由于河道污染非常严重,仅通过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不能使河道满足水质管理目标,应同时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水质。本研究提出了十五里河联合调度方案,也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多源补水河道 水力模拟 水质模拟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 十五里河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52;TV213.4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5-16
- 1.1.1 研究背景15
- 1.1.2 研究意义15-16
- 1.2 研究现状16-20
- 1.2.1 水动力学模型16-17
- 1.2.2 水质模型17-18
- 1.2.3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18-20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20-22
- 1.3.1 研究内容20-21
- 1.3.2 研究技术路线21-22
- 第二章 十五里河概况22-35
- 2.1 自然概况22
- 2.2 水质水量资料22-28
- 2.3 河流概化28-34
- 2.3.1 河道概化28-30
- 2.3.2 断面概化30-34
- 2.4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35-61
- 3.1 水动力学模型35-46
- 3.1.1 水动力学模型的选取35-37
- 3.1.2 水动力学模型的求解37-45
- 3.1.3 水动力学模型参数45-46
- 3.2 水质模型46-54
- 3.2.1 污染物质在河流中的变化过程46-47
- 3.2.2 水质模型的选取47-48
- 3.2.3 水质模型的求解48-53
- 3.2.4 水质模型参数53-54
- 3.3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54-59
- 3.3.1 水动力学模型和水质模型的耦合54-55
- 3.3.2 目标函数55
- 3.3.3 约束条件55-57
- 3.3.4 求解思路57-59
- 3.4 本章小结59-61
- 第四章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61-76
- 4.1 率定方法61-64
- 4.2 水动力学模型率定与验证64-69
- 4.3 水质模型率定与验证69-75
- 4.4 本章小结75-76
- 第五章 十五里河水质水量优化调度研究76-84
- 5.1 十五里河补水水源76-77
- 5.1.1 概述76
- 5.1.2 补水水源水质水量状况76-77
- 5.2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求解77-83
- 5.2.1 模型求解78-82
- 5.2.2 结果分析82-83
- 5.3 本章小结83-84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84-86
- 6.1 结论84-85
- 6.2 建议85-86
- 参考文献86-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葛忆;顾圣平;贺军;张杰;;基于模拟与优化模式的流域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己新;;晋江流域水库联合调度的利用研究[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杰清;;多库联合调度供水的优越性分析[A];福建省第十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华;;马边河流域梯级电站群联合调度探讨[A];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水电厂(站)机电设备运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立荣;;金山、矶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研究[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陈立荣;;金山、矶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研究[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电站水库调度技术 推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钟伟;程良伦;;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系统的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立荣;;金山、矶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研究[A];福建省第十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磊;李玉明;张阳;田武慧;;浅谈小浪底水电厂的优化运行[A];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聂明慧;;乌江流域构皮滩、思林、沙沱水电站联合调度探析[A];梯级调度控制研究论丛——201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下册)[C];2014年
10 张慧云;高仕春;;闸坝群水质水量联合调度规律研究[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联合调度 防汛抗旱[N];中国水利报;2013年
2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张志敏;水库电力联合调度效果好[N];湖南日报;2009年
3 特约通讯员 常世名;湘黔联合调度沅水防洪[N];人民长江报;2014年
4 通讯员李晓虎 刘克权;甘肃实现风光水网上联合调度[N];中国电力报;2013年
5 记者 曾宇;加强资水流域梯级防洪联合调度[N];益阳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马顺龙;统筹“三水” 实施水资源联合调度[N];甘肃日报;2014年
7 李锋德 罗兆军 本报记者 刁新建;辽浑太三大流域实现连通供水[N];辽宁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黄磊 记者 郑北鹰;北京合理调度保证盛夏用水[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浩云;大型平原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及联合调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杰;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的风水火电站联合调度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李明;差异分批制造模式下的联合调度问题及优化算法[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余育速;多源补水河道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丁志强;河网多闸联合调度水动力及水质数学模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谢冰;汾河一库、二库及引黄供水联合调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6 陈大春;新疆焉耆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603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0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