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基于消能井井深变化下的竖井溢洪道压强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0:29

  本文关键词:基于消能井井深变化下的竖井溢洪道压强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消能井 竖井溢洪道 时均压强 脉动压强 模型试验


【摘要】:为研究竖井溢洪道内部关键部位的压强特性,在维持消能井井径D=7m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对消能井井深做T_0=10.29m、T_0=12.29m、T_0=14.29m、T_0=16.29m四种变化方案,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了环形堰面、消能井段、压坡段的时均压强分布、变化规律、脉动压强参数。结果表明:自由堰流下,环形堰面上压强值整体较小,在堰面曲线末端(测点19附近)堰面上产生了负压;消能井底板压强值较大,压强分布随井深的增大而更加均匀;压坡段压强变化随井深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增减规律;在压坡段顶部测点1处出现负压,但负压值很小,压坡段顶部压强整体值均较小;用测压管测量的时均压强波动数值和脉动压强数值相当;脉动压强的优势频率值小于1Hz,竖井内部水流的脉动压强属于低频范畴。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消能井 竖井溢洪道 时均压强 脉动压强 模型试验
【分类号】:TV651.1;TV135.2
【正文快照】: 按照水流在竖井中的运动形式,竖井溢洪道可分为跌水式和旋流式两类,跌水式一般和消能井结合布置。虽然竖井溢洪道在尾矿库和粉煤灰坝中用的很普遍,但是在国内已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中,采用竖井溢洪道的尚属少数,而对竖井溢洪道的研究中,目前国内又以对旋流式的研究居多,对跌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成;;双竖井溢洪道的设计与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2 郭琰,倪汉根;旋流式竖井溢洪道竖井的水流特性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5年02期

3 刘慧卿,刘云婷,张先起;适合高坝的坝身旋流式竖井溢洪道设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刘力捷,张志昌;硖门水库竖井溢洪道体型研究[J];小水电;2002年04期

5 孙双科;徐体兵;孙高升;解卫东;;导流洞改建为跌流式竖井溢洪道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年06期

6 邓小玲;适合高山峡谷高坝泄流的涡流式竖井溢洪道[J];四川水利;1996年01期

7 郭琰,倪汉根;旋流式竖井溢洪道的过流能力及蜗室与锥形渐缩段的水力特性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5年01期

8 郭雷;张宗孝;马斌;苏佳;李文娟;;竖井溢洪道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7年06期

9 董兴林,高季章,鲁慎吾,,钟永江;导流洞改为旋涡式竖井溢洪道综合研究[J];水力发电;1995年03期

10 金辉,李炳泉,刘庆元;双竖井溢洪道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1993年05期



本文编号:655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55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