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小浪底水库库区支流拦门沙形成的主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1 14:17

  本文关键词:小浪底水库库区支流拦门沙形成的主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小浪底水库 拦门沙 多元回归分析 敏感性分析


【摘要】: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运用无量纲化物理量建立小浪底库区支流每年汛期拦门沙高度、支流淤积量与水沙过程、干支流地形条件、局部输沙流态之间的多元响应关系,指出出库流量、含沙量、干支流地形条件、床沙粒径、库区淤积形态均是影响拦门沙形成的重要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的出库流量和库区淤积形态是影响拦门沙形成的两个最重要因素。这一研究成果为小浪底水库库区拦门沙工程处置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小浪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水工部;
【关键词】小浪底水库 拦门沙 多元回归分析 敏感性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179072);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51509102;51509100)
【分类号】:TV145.1
【正文快照】: 拦门沙是一种地貌形态,多见于河口和水库[1-6]。对河口而言,拦门沙处水深浅,对航运、泄洪、排沙等都有阻碍作用[1];对水库而言,拦门沙淤堵支流河口,使水库调节能力削弱,淤积库容减小[2,3]。因此,对拦门沙的形成因素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其中,河口拦门沙的形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直林,王运辉,付小平;河口拦门沙问题初探[J];海河水利;2002年01期

2 王小艳;渭河口拦门沙形成及消失条件[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4年Z1期

3 张莉莉;李九发;;长江口拦门沙研究情况综述[J];上海水务;2001年02期

4 朱慧芳,周纪芗;长江河口航道拦门沙冲淤变化的数学模拟和预测[J];海洋与湖沼;1993年03期

5 贾良文;罗军;任杰;;珠江口黄茅海拦门沙演变及成因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年05期

6 叶青超;黄河河口拦门沙发育动态[J];地理研究;1996年01期

7 王广平;长江口拦门沙深水入海航道整治工程的研究[J];海洋工程;1994年02期

8 许志峰,王明亮,洪阿实,郭凤飞;闽江口拦门沙砂体的演变及其沉积年代[J];台湾海峡;1990年01期

9 吉祖稳,胡春宏;黄河口拦门沙近期演变及模式探讨[J];人民黄河;1995年08期

10 贾良文;任杰;徐治中;谭超;;磨刀门拦门沙区域近期地貌演变和航道整治研究[J];海洋工程;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泽刚;杨明;;黄河口拦门沙影响及其治理[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罗肇森;马进荣;张晓艳;;防城港拦门沙航道20年50年重现期台风骤淤预报[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志伟;;广利河河口拦门沙疏浚开挖工程排泥管线敷设设计施工方案[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2年

4 周淑娟;官建;周茜;;黄河河口拦门沙情况简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5河口治理与保护[C];2013年

5 李九发;冯凌旋;徐敏;姚弘毅;陈炜;;长江口拦门沙河道潮滩发育与滩涂圈围[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通讯员 宋小军 记者 孙铁军;灌河口拦门沙航道治理启动[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姜秋华 特约记者 施继建;几代人四十载呕心沥血挑战“拦门沙”[N];中国交通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yN男;河口拦门沙演变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和玉芳;长江河口航道拦门沙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靖波;长江口拦门沙系近期变化与河口深水港开发前景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56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56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9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