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预控与协调:城市水系保护区的划定路径及管制措施

发布时间:2017-08-13 02:28

  本文关键词:预控与协调:城市水系保护区的划定路径及管制措施


  更多相关文章: 预控 协调 水系保护区 水源地 滁河干渠


【摘要】:在完善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划定重要水系的保护范围并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对保障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淠史杭工程的重要分干渠—合肥市滁河干渠沿线水系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城市水系保护区的划定方法与路径:采用数值模型计算法、经验法和GIS辅助法等多元方法,在科学预控的基础上,守住水系保护的底线,通过协调多方面利益群体的利益,"有保有压"地划定保护线,统筹考虑水系周边地形、坡度、汇水条件、重大项目及景观等要素对保护区范围的综合影响,确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的实现,以期对今后同类型水系保护区的划定以及国家层面出台关于水系保护区划定方法与标准细则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单位】: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预控 协调 水系保护区 水源地 滁河干渠
【分类号】:TU984.18;TV213.4
【正文快照】: 0引言“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概念是为满足生态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1],将生态环境空间提升为一个统一系统而提出的[2]。Tzoulas等人认为,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城市周围及城市区域之间,甚至所有空间尺度上的一切自然、半自然和人工的多功能生态网络组合而成的[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靖;李星银;陈婷婷;魏宗财;;基于空间增长模拟的安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及管控策略[J];规划师;2016年06期

2 孙兴滨;袁婷;;肇东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与保护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年02期

3 刘春丽;;基于ASTER GDEM的流域水文特征分析及水源保护区划分——以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4 付喜娥;;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4期

5 王洪前;杨会改;王斌;;大型河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研究——以长江宜宾段为例[J];绿色科技;2015年04期

6 孟原旭;王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探析[J];规划师;2013年09期

7 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8期

8 仇保兴;;建设绿色基础设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走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之路[J];中国园林;2010年07期

9 常德政;袁金华;王有乐;;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10 李开然;;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理论及实践[J];中国园林;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肖;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靖;张敏;朱鹤;魏宗财;王岚;;预控与协调:城市水系保护区的划定路径及管制措施[J];规划师;2016年12期

2 邵大伟;刘志强;王俊帝;;国外绿色基础设施研究进展述评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6年12期

3 张晶;许云飞;陈丹;;湿地型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途径与案例[J];规划师;2016年12期

4 徐丹;陈秋晓;王彦春;;基于案例对比的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年10期

5 刘汝晶;;寒地城市住区环境设施的开发设计研究[J];科学家;2016年12期

6 王晶晶;尹海伟;孔繁花;;多元价值目标导向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以古黄河周边区域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7 李林娜;牛群;;基于ArcGIS的数字高程模型县域水文模拟及可视化研究——以元江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20期

8 洛松顿巴;;西藏新型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建议[J];西藏科技;2016年08期

9 付恒阳;李榜晏;符锦;;基于GI措施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型评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年08期

10 陆小成;;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企业经济;201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向杰;北碚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宗财;陈婷婷;李郇;钱前;;新加坡公共住房政策可以移植到中国吗?——以广州为例[J];城市规划;2015年10期

2 魏宗财;王开泳;陈婷婷;;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开发区转型研究——以广州民营科技园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9期

3 张兵;;“城市开发边界”不是“神器”[J];决策;2015年07期

4 邹锦;颜文涛;曹静娜;叶林;;绿色基础设施实施的规划学途径——基于与传统规划技术体系融合的方法[J];中国园林;2014年09期

5 王颖;顾朝林;李晓江;;中外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J];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04期

6 曹靖;王岚;陈婷婷;魏宗财;;从理想到现实:城市基本生态空间构建——以《合肥市肥东县基本生态空间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4年06期

7 张朝忙;刘庆生;刘高焕;丁树文;李贺;董金发;;我国东部地区ASTER GDEM高程精度评价[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8 白昕;刘忠熳;李亚男;;磨盘山水库水质污染现状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年07期

9 李俊超;马倩;陶钧;;基于ArcGIS的水文流域分析及应用[J];地理空间信息;2012年06期

10 王玉国;尹小玲;李贵才;;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城市水系中心区治理工程取得决定性成果[J];北京水利;2000年06期

2 刘海军;城市水系工程中的入河污水治理[J];北京水利;2000年S1期

3 俞孔坚;;城市水系治理之大忌[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10期

4 武云甫;周易冰;任晓燕;;沈阳编制城市水系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2002年07期

5 仇保兴;;我国城市水系遭遇“六把刀”[J];中国减灾;2005年09期

6 本刊记者;;仇保兴痛陈城市水系改造流弊[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11期

7 胡耀钧;;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广州花地河整治[J];广东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8 赵建;张咏梅;;济南市城市水系及其变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审查会召开[J];城市规划通讯;2007年23期

10 王爱敏;;论城市水系规划的多功能效应[J];华中建筑;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宇;王宁;;城市水系修复与设计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孟红军;;安阳市城市水系环境建设及水资源配置探讨[A];科技创新与现代水利——2007年水利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蒋理;刘晓;;城市水系的生态化规划途径——以洛阳洛宁县中心城区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4 贾丽荣;;浅论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治理[A];2013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 宫崇楠;;水与城市——城市水系整治的新理念[A];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C];2004年

6 陈洋波;李长兴;冯智瑶;曾碧球;;城市水系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以深圳市为例[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环境保护及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C];2005年

7 康宇;王宁;;邱县总体规划中水系规划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赵楠;张睿;;城市水系规划研究——以开封市水系总体规划为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9 王学军;周焱;鲁峰改;;从生态防护在郑州市水系建设中的应用谈城市水系规划[A];2012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汇总[C];2012年

10 周易冰;李万彬;徐靖文;;城市水系规划控制对建设生态城市的作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保兴总结城市水系改造弊病[N];建筑时报;2005年

2 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治理[N];中国建设报;2005年

3 王璐;《安阳市城市水系规划》通过评审[N];安阳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董自刚 王鑫 张曼志 通讯员 傅金芳 朱汉明;山东:城市水系化蛹为蝶[N];中国水利报;2005年

5 记者 周巧红;争分夺秒 加快推进城市水系建设[N];安阳日报;2009年

6 记者 巩大洲;庆阳城市水系规划研讨会在西峰召开[N];陇东报;2010年

7 记者 杨红义;引资建设科学的城市水系[N];运城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蕊;规划建设好城市水系 打造城市亮丽风景线[N];焦作日报;2012年

9 记者 张蕊;建设城市水系 打造美丽焦作[N];焦作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张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城市水系建设[N];焦作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地水整合”的城市水系整体空间规划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黎健波;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水系再生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陈灵凤;山地城市水系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范小垒;人文、民俗、传承一御河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分析[D];河南大学;2015年

5 崔晨晓;滨海平原城市水系规划技术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6 陈林;城市水系生态功能保护与恢复的空间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康宇;城市水系恢复与利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叶炜;中国传统城市水系的保护与利用[D];清华大学;2005年

9 于超群;济南市近现代(1904~2006)城市水系景观变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婧;水网型城市水系规划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4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664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