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充水式橡胶坝泄流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8:12

  本文关键词:充水式橡胶坝泄流特性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充水式橡胶坝 物理模型试验 泄流特性 流量系数


【摘要】:橡胶坝自1957年问世以来,以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容易、操作方便、维护费用低、环境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在蓄水、发电及城市河道景观建设中发挥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汛期洪水来临时,橡胶坝应塌坝下泄蓄水,不合理的塌坝泄流很可能造成洪水叠加,危及工程及下游河道的安全。因此,研究橡胶坝的泄流特性,掌握橡胶坝的泄流规律,对于科学合理地调度运行橡胶坝,使之安全度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橡胶坝泄流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对设计坝高情况的研究。论文针对汾河太原城区段已建和拟建的橡胶坝,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双锚固充水式橡胶坝在设计坝高及不同塌落高度下的泄流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橡胶坝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橡胶坝泄流特性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2)模型设计与制作及试验方案的确定。对橡胶坝进行设计坝高及不同塌落高度的过流能力试验。共进行31组坝高试验,每组试验做5~6个流量,共计进行184个组次的试验。分别测量每个流量下的上游水位、坝高和坝袋内压水头等数据。(3)进行六种坝高橡胶坝设计坝高情况的物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试验模型合理可靠。(4)观察了橡胶坝过坝水流水面线特征和流态变化。试验观测到橡胶坝在塌坝过程中,坝袋形状由实用堰向宽顶堰过渡。(5)橡胶坝是一种薄壁柔性水工结构,坝高及坝袋剖面形状随上下游水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试验发现,随着塌坝高度的增加,坝高的变化幅度越来越大,坝袋形状也越不稳定,坝袋形变增大。(6)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双锚固充水式橡胶坝自由出流状态下坝袋内压水头的变化规律。给出h的计算公式,其平均相对误差为5.04%。(7)结合堰流相关理论和试验数据,得出双锚固充水式橡胶坝自由出流状态下流量系数m的计算公式为,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17%。
【关键词】:充水式橡胶坝 物理模型试验 泄流特性 流量系数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644;TV13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概述10
  • 1.1.2 研究背景10-11
  • 1.1.3 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橡胶坝技术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11-15
  • 1.2.1 国内外橡胶坝技术的发展概况11-12
  • 1.2.2 国内外橡胶坝技术的研究现状12-14
  • 1.2.3 橡胶坝泄流特性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14-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第二章 模型设计16-24
  • 2.1 模拟对象16
  • 2.2 模型比尺16-17
  • 2.3 模型整体布置17-20
  • 2.4 测量参数及仪器20-21
  • 2.5 橡胶坝模型设计21-22
  • 2.6 试验组次22-24
  • 第三章 模型试验24-36
  • 3.1 试验步骤24-25
  • 3.2 模型验证25-29
  • 3.3 试验成果29-36
  • 第四章 橡胶坝泄流特性分析36-44
  • 4.1 橡胶坝泄流流态描述36-38
  • 4.1.1 过坝水流水面线变化36-37
  • 4.1.2 过坝水流流态变化37-38
  • 4.2 橡胶坝坝顶水头与泄流量的关系38-40
  • 4.3 橡胶坝坝袋形变及坝高变化分析40-44
  • 第五章 橡胶坝坝袋内压水头分析44-52
  • 5.1 坝袋内压水头影响因素分析44-46
  • 5.1.1 实际坝高P对坝袋内压水头h的影响44-45
  • 5.1.2 坝顶水头H对坝袋内压水头h的影响45-46
  • 5.2 坝袋内压水头计算公式推导46-50
  • 5.2.1 相关性分析48-49
  • 5.2.2 公式的拟合49-50
  • 5.2.3 方程显著性检验50
  • 5.3 误差分析50-52
  • 第六章 橡胶坝流量系数分析52-68
  • 6.1 流量系数影响因素分析52-55
  • 6.1.1 实际坝高P对流量系数m的影响53-54
  • 6.1.2 坝袋内压水头h对流量系数m的影响54
  • 6.1.3 坝顶水头H对流量系数m的影响54-55
  • 6.2 流量系数计算公式推导55-59
  • 6.2.1 相关性分析57-58
  • 6.2.2 公式的拟合58
  • 6.2.3 方程显著性检验58-59
  • 6.3 误差分析59
  • 6.4 橡胶坝泄流量计算59-68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68-72
  • 7.1 结论68-69
  • 7.2 展望69-72
  • 参考文献72-76
  • 致谢76-7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工程项目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金丽;呼和浩特市西河橡胶坝设计特点[J];太原科技;2003年06期

2 梁岳;关庆禄;崔保德;;抚顺市高阳橡胶坝平面布置与结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3 王广秋;王卫红;关庆禄;郭维东;;抚顺市高阳橡胶坝设计标准及坝体布置方案比较[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3期

4 徐江燕;银正涛;;遵义市喇叭河上橡胶坝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资讯;2008年09期

5 吕兵霞;;呼和浩特市西河橡胶坝充排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J];太原科技;2008年05期

6 阳秀春;;浅谈橡胶坝工程的设计[J];民营科技;2009年01期

7 张江平;;红旗电站橡胶坝工程设计构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4期

8 李四静;王青;吴敬峰;;橡胶坝工程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突出作用及特点[J];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06期

9 谢海峰,郭少华,候秀丽;橡胶坝充排水管材料选择及力学分析[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王昊;王国亮;;橡胶坝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孟红军;申艳荣;吴军华;;安阳市洹河梯级橡胶坝联合运行探讨[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2 李存宾;;梯级橡胶坝群联合运用效果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黄凤;孔静;袁霞;张淑贞;;张曲橡胶坝工程设计[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7[C];2007年

4 任福宽;赵景来;杨卫明;;在橡胶坝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5 于京要;;北方山区河流橡胶坝工程泥沙问题探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徐振辞;兰卿良;孙建华;;滦河迁安市段生态防洪综合治理措施与效果分析[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亚媚;管护好为民造福的橡胶坝[N];宝鸡日报;2005年

2 陈辉;以质量和服务赢得用户[N];中国水利报;2003年

3 高本虎;橡胶坝建设:市场诱人呼唤规范[N];中国水利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贾志成;橡胶坝建设40年:创新中发展 规范中前行[N];中国水利报;2006年

5 张勇 孙人杰 韩晖;我市首个橡胶坝工程竣工[N];常州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戴光元;抚河橡胶坝:打造碧水蓝天新抚州[N];抚州日报;2007年

7 郭峰邋李建成 通讯员 贾凯;承德武烈河12道橡胶坝立坝蓄水[N];河北日报;2007年

8 李海东 马春林 侯英智;市区滦河防洪及橡胶坝工程启动[N];承德日报;2008年

9 李荣;洛南又有两座橡胶坝动工[N];商洛日报;2009年

10 关迪 孙江 本报记者 刘立杉;盘锦一条橡胶坝一举两得[N];辽宁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敬梅;橡胶坝工程建设后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08年

2 田月;充水式橡胶坝泄流特性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姜雪;多级橡胶坝联合调度泄流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4 柴敏平;橡胶坝对章江河流近距离环境影响分析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5 赵益;神木县窟野河橡胶坝工程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6 潘中奇;南渡江河口段河网水动力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夏双喜;河流型水库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5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705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