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奥运会对城市节庆活动的影响——基于2007-2009北京市节庆活动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1 22:12

  本文关键词:奥运会对城市节庆活动的影响——基于2007-2009北京市节庆活动的分析 出处:《城市问题》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奥林匹克运动会 城市节庆 北京 影响


【摘要】:作为重大节事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疑对举办城市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百度"、"谷歌"两大搜索引擎整理了2007-2009年北京的节庆数据;系统分析了北京奥运会对城市节庆的总体数量、主题与类型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北京场所、城市形象与基础设施和节庆运营团队的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就产业运作、主题选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分类号】:G811.21;F299.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一直以来,体育赛事等节庆活动是会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影响。作为重大节事的奥运会具有全球性、持续性、综合性、超大型化、文化内涵高、筹办时间长、投资巨大、参与人员众多和竞技水平高等特点,是一项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效应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扶国;;盛事之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奥运场馆建设[J];建筑师;2008年03期

2 李思亮;;后奥运环境下奥运举办城市对会展业发展的研究[J];理论界;2009年01期

3 李保宁;;奥运会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推动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17期

4 邹统钎,彭海静;奥运会的旅游效应分析——以悉尼奥运会及雅典奥运会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4期

5 陈红梅;王颖;方淑芬;;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6期

6 丁辉;张梦佳;;奥运会对举办城市规划影响的历史阶段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义山;;吉林省高校体育夏令营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才智;2011年36期

2 何玲玲;;节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作用分析——以贵阳举办“2007中国贵阳避暑节”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3 黎皇兴;王伊倜;万旭东;;北京奥运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J];北京规划建设;2009年02期

4 李艳;闻扬;崔琳;;悉尼奥运旅游后续效应分析及对北京奥运旅游的启示[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5 郭英之;臧胜男;裴艳琳;;重大节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管理观察;2009年07期

6 况学东;毕燕;;北京奥运会的旅游效应及广西旅游的机遇与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宁业梅;;奥运会旅游效应与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杨佳文;;浅谈体育旅游兴起和发展之路[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10期

9 李志丹;;节事活动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贸;2013年05期

10 石兆宏;;以十一运会为契机的济南旅游发展:环境分析与目标构想[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春风;贾春佳;;论2009年大冬会对黑龙江省城市建设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后奥运时代青岛市旅游饭店业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代明;黄河三角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开发路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莉丽;上海市居民对2010世博会影响的感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俊伟;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佳文;北京市旅游业的转型对发展体育旅游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6 奚贝;“鸟巢”赛后运营效益评价体系构建[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7 李微;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对自贡市南湖新区开发的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1年

8 周达文;对珠海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魏学峰;大型活动旅游辐射效应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艳;悉尼奥运会旅游后续效应研究及对北京奥运旅游的启示[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楠;奥运村的赛后利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5年06期

2 戴光全,保继刚;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J];旅游学刊;2003年05期

3 梁留科,孙淑英,刘英;2008'北京奥运效应及其旅游影响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艳;;谈“后奥运低谷效应”及其应对措施[J];商业时代;2007年14期

5 胡永红,宋允清;“后奥运现象”及2008年奥运会的预防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介绍[J];黄埔;2008年04期

2 汉斯;赵元;;方寸增添奥运光彩[J];集邮博览;2008年09期

3 韩陆;;红十字与奥林匹克同行[J];北京观察;2008年09期

4 ;国务院批准成立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等6则[J];湖南政报;2002年03期

5 汉斯;;异彩纷呈的奥运邮品[J];集邮博览;2008年04期

6 理邮;;2006年纪特新邮链接(下)[J];集邮博览;2006年02期

7 鲍宁;刘寅春;;后奥运时期的北京体育文化产业研究[J];城市观察;2009年03期

8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对外省区市进京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3期

9 ;树起新的里程碑[J];当代体育;1991年05期

10 ;2007年邮资票品目录[J];上海集邮;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秉全;;北京市农村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孙凯;;北京市观赏型体育消费者调查与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陈琪瑶;乔培基;;北京市高等院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现状及完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聂敏里;;如当节日一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哲学再思[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骆秉全;张连民;;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经营现状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赵立;李芾;李敏;;北京市家庭体育问题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7 梁峰;黄亚玲;;北京市民对2008年奥运会社会期望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李京诚;王桂生;;北京市两所俱乐部少儿运动员足球训练兴趣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郭冠伟;赵志英;徐念峰;;北京市高校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实施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0 刘平江;赵立;李玉新;;对北京市社区群众体育的调查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晖;“零腐败,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蒋建科;中国的新贡献[N];人民日报;2008年

3 小文 李湘;奥博会门票昨日起预售[N];中国集邮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姚文平 祝文明 通讯员 王攀 周小伟;揭秘奥运吉祥物版权登记[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5年

5 ;不得恶意抢注奥运吉祥物域名[N];人民邮电;2006年

6 邓曦涛;奥运期间北京住宿资源总量充足[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孙承斌邋李亚杰 邱红杰 崔军强;来吧,奥林匹克!来吧,世界和谐的梦想![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FN记者 刘志良;承载吉祥 传播奥运[N];金融时报;2005年

9 郑丽慧;宏观、立体的奥运历史画卷[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记者 欢雪 王宏伟;北京2008年奥博会邮票在京隆重首发[N];中国集邮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庞军;奥运投资对北京市的环境与经济影响[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李捷;北京市群众体育政策执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毅;中国体育产业投入产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张庆如;啦啦队运动的文化诠释及体育赛场啦啦队活动的组织运行模式[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5 郑振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北京奥运会的科学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方春妮;体育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强毅;北京市儿童少年业余游泳俱乐部发展现状与改革思路[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张云;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张国明;北京市健身气功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姚雪;企业文化视野下的北京市外资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5 苏晓琴;北京市普通高校健美操类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策略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6 师永斌;北京市普通高校篮球课程与课外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7 舒伟;北京市太极拳与瑜伽习练者消费行为现状比较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8 刘燕飞;北京市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营销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9 刘凤云;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职工体育管理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彭耀磊;北京市普通高校网球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17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317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7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