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肿瘤患者肝毒性作用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 病例对照 肿瘤 肝毒性 Meta分析 出处:《广西医学》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导致肿瘤患者肝毒性风险。方法通过PubMed、CNKI、CBM、万方数据库及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有关。使用TKI治疗各种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评估其发生肝毒性的风险。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有6篇,Meta分析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组比较,TKI组患者发生肝毒性的风险显著升高,合并效应量OR值为6.07,95%CI为3.06~12.05;以AST升高为观察指数,通过合并分析后发现,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患者发生肝毒性的风险显著升高,OR值为6.84,95%CI为2.87~16.28。结论肿瘤患者在使用TKI时发生肝毒性的风险明显升高,提示在临床治疗时,需要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实时检测和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toxicity risk of tumor patients induced by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Baidu and other search engines searched the literature on case-control studies using TKI to treat various tumors and evaluated the risk of hepatotoxicity. The resul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of 6 articles. Meta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placebo group, the risk of hepatotoxic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OR value of combined effect was 6.07 卤95 CI 3.06 卤12.05; The risk of hepato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using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OR = 6.84). Conclusion the risk of hepato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TKI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TKI, suggesting that the risk of hepato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TKI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TKI. The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needs to be measured and observed in real time.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肿瘤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信息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
【基金】:广东省深圳市留深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2013年)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YLL2010066)
【分类号】:R730.5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长以及转移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设计的抗肿瘤药物越来越受到关注。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一类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通过转移三磷腺苷(ATP)上的磷酸基到其他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上并使其磷酸化,从而使得下游的信号转导途径得到激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茆勇军;李海泓;李剑峰;沈敬山;;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与抗肿瘤药物[J];药学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蕾;唐其柱;周恒;田青;甘文云;;小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CXCR3的表达及染料木黄酮的干预作用[J];重庆医学;2010年04期
2 钟石;李有贵;陈诗;胡桂燕;计东风;;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J];蚕业科学;2009年04期
3 刘靖;王林;杨晓明;;多靶点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03期
4 严家菊;刘靖;张首国;温晓雪;王林;;以c-met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年03期
5 宋宇红;;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概况[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喻理德;崔汉峰;王星;袁金斌;;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Dovitinib的合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7 许娇红;游育红;许建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0年07期
8 黄庄霖;;喹唑啉结构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1年10期
9 刘小军;杨琳;温树鹏;郭晓静;罗建民;;SHIP2基因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意义[J];河北医药;2010年09期
10 许鹏飞;张春桃;;甲磺酸伊马替尼合成新工艺[J];科技传播;2010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利敏;六神丸抗肺癌血管生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绍俊;新型三氮唑基系列抗肿瘤药物合成及其活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徐娟;KDR酪氨酸激酶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D];江南大学;2011年
3 许鹏飞;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合成新工艺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金辉;基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的2-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与药理活性筛选[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银科;抗肿瘤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启方;酪氨酸激酶c-abl对黑素瘤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7 史祥飞;新型芳基脲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8 陈重;3-取代吲哚-2-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叶苇;2-氨基噻唑类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和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曹璐璐;多靶向抗肿瘤转移天然产物ECO-4601的全合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润涛;黄雪薇;;心理干预改善癌症患者心身状况的荟萃研究[J];中国肿瘤;2009年03期
2 张建斌 ,冯向先;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2年03期
3 罗丹;陈正堂;;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7年22期
4 左惠娟,张思林,姚玉红;输精管绝育术与前列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1年03期
5 孙克敏;肖立峰;周彬;黄钦;魏启珍;;喉癌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8年03期
6 邹鸿志,郁宝铭,赵任,王志伟;5-FU与IFNα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肿瘤反应率和毒性11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年07期
7 杨念念;段纪俊;么鸿雁;施侣元;;肝癌危险因素及其人群归因危险度估计[J];中华慢病杂志;2003年02期
8 裴广军;付莉;崔亚玲;陆维权;;中国人群饮酒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14期
9 王余椿;刘晓晟;许建荣;;CT、PET、PET/CT对肿瘤腹膜转移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1期
10 张俊清;吴艳乔;张敏;陈春蓉;;月经生育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骆清铭;张智红;;基于分子遗传学的肿瘤光学分子成像研究[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娄阁;钱素娟;高庆玉;宁小明;隋丽华;马宝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Fibronectin、Laminin及Ⅳ型胶原的异常表达[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魏于全;黄媚娟;;肿瘤的生物——化疗治疗进展[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何苗;岳碧松;;电化疗对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谭玉婷;高玉堂;刘大可;杨工;舒晓鸥;郑苇;项永兵;;中老年女性家务劳动与恶性肿瘤关系的横断面研究[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福让;冯岩;钱佳萍;任华丽;;纤维结肠镜检查大肠肿瘤762例分析[A];第十七届中国内镜医师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娄雪磊;寇志平;闫瑞香;;CT引导下同轴技术胸部肿瘤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A];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国家级介入诊疗继续教育学习班、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邹霜梅;郑闪;吕宁;;食管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分子遗传学异常改变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吴映雅;谭宇蕙;杜标炎;宁异真;李杰芬;;姜黄素对肝癌细胞及HSV1-tk/GCV系统旁观者效应的影响[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10 黄欣;孙福康;王浩飞;谢欣;何威;周文龙;徐兆平;祝宇;沈周俊;;肿瘤数目对与浅表性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晓君;化疗对哪些肿瘤有效[N];人民日报;2004年
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王根华;巧切独肾内肿瘤[N];健康报;2009年
3 记者 刘琼 通讯员 杨茉;湘潭市二医院率先引进肿瘤无创治疗新技术[N];大众卫生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吴卫红;肿瘤医生:别忘筛出血栓高危患者[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u&;2小时拿下罕见迷走性肿瘤[N];成都日报;2008年
6 记者 毛黎;美专家在实验鼠体内培养出人体肿瘤[N];科技日报;2009年
7 主任医师 宿跃;别让肿瘤春季复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8 冯卫东;美发现控制肿瘤在脑部生长的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黄治才 宁习源 记者 于莘明;消化道早期肿瘤不用开刀能治愈[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刘海英;英开发出肿瘤退化实时监控新方法[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冬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及低血红蛋白和辐射调节[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杨建征;pEgr-IL18-B7.2双基因联合辐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杜卫东;受体酷氨酸激酶RON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及信号传导[D];浙江大学;2006年
4 钱海利;MTA1基因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5 徐宏;乳腺癌骨髓和哨兵淋巴结微转移的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肖卫华;E2F1在肿瘤中的作用和机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秦绪军;线粒体微环境中ROS对细胞永生化与逆转的调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杜标炎;六味地黄丸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肿瘤的增效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王波;西安和林州市食管癌P53基因突变及其与环境致癌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王志业;大鼠C6胶质瘤的CT灌注和病理对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亚琼;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及其与凋亡相关基因的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郑钰;非霍奇金淋巴瘤微小残留病变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3 苟扬;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新辅助化疗后的应用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4 兰卫华;晚期前列腺癌的间歇性雄激素抑制治疗(Meta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李美宁;食管癌相关基因2(ECRG2)对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刘业卿;~(99m)Tc-HL91乏氧显像监测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的荷瘤小鼠疗效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7 曹传武;大肠癌和肺癌患者贫血及其因素调查[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查文良;不平衡支链氨基酸对荷瘤大鼠5-Fu化疗效果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9 马志原;非小细胞肺癌袖状肺叶切除与全肺切除的系统评价[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张婵;乳酸杆菌发酵滤液中核酸抗肿瘤效应及对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9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49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