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本文选题:痰瘀互结证冠心病 切入点:血清 出处:《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年01期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血清蛋白表达谱的改变情况。方法:在建立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基础上,应用双向电泳分离小型猪血清蛋白;通过图谱分析软件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别进行差异比较和质谱鉴定及数据比对。结果: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组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共有17个差异蛋白点,6个上调点,1个下调点,7个缺失点,3个特异表达的点。挖取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胶内酶解、MALDI-TOF质谱分析及MASCOT搜索引擎检索,鉴定出apolipoprotein E precursor(apoE)、complement component 4 binding protein(C4BP)等2种蛋白。结论:初步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与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的形成、发生、发展相关,但是还需要通过其它方法做进一步验证。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serum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e in Chinese miniature pig model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miniature pig model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was used to separate the serum protein of miniature pig.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ALDI-TOF-MS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map analysis and MALDI-TOF-MS.Results: the serum of the model group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miniature pig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ormal group. There were 17 differential protein spots, 6 up-regulation points, 1 down-regulation point, 7 deletion points and 3 specific expression points. These differential protein spots were extracted for 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and MASCOT search engine search. Two kinds of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as apolipoprotein E precursive component 4 binding protein C 4BP.Conclusion: the differential protein may be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but it needs to be further verified by other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709001)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I08B01-06)
【分类号】:R-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艳峰;叶能胜;张荣利;冯雪;罗国安;王义明;;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8期
2 李欣志;刘建勋;任建勋;于震;李磊;史跃;马彦雷;;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讯;王阶;姚魁武;;心系病证中医证候模型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2 叶能胜;张荣利;罗国安;张会亮;赵艳峰;张敏;王义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10期
3 张宁;余红;韩淑英;张淑娟;包巨太;;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指标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苗兰;刘建勋;李欣志;潘映红;;中国实验小型猪冠心病模型的心肌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9年07期
5 苗兰;孙明谦;林雪;曹进;刘屏;林成仁;刘建勋;;非标记液质联用蛋白组分析中国实验小型猪冠心病模型的方法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1年07期
6 马晓娟;尹尚军;金基成;吴彩风;黄烨;史大卓;殷惠军;;Synergistic Protection of Danhong Injection (丹红注射液) and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on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in Minipigs[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0年06期
7 李欣志;马晓斌;李磊;史跃;马彦雷;刘建勋;;小型猪冠心病模型痰瘀互结证候诊断与评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11期
8 苗兰;刘建勋;曹进;林成仁;李欣志;潘映红;;中国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冠状动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年01期
9 李丹;刘建勋;付建华;侯金才;李磊;史跃;马彦雷;;猪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年03期
10 黄烨;殷惠军;陈可冀;;病证结合的基础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岳敏;范沛;巫玮;王玉珏;顾为望;;国内实验用小型猪循环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樊讯;《伤寒论》温阳三方干预心梗后心衰心阳虚证候大鼠心室重构的比较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靳明亮;Enterobacter cloacae Z0206硫酸酯化多糖的制备、抗氧化功能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涛;气虚血瘀证(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李欣志;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的病理机制及方证相应基础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5 仇琪;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大鼠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相关生物学标志分子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倩倩;冠心病不同阶段、血瘀证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对HUVEC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袁爱国;运动心脏重塑过程中大鼠左室肌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苗兰;血瘀证模型的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4 韦恒;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人血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阿不力木·阿不列孜;大鼠双侧后肢缺血模型的制作[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辉;试论多因素复合制作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思路[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邓斌,罗国安;质谱及相关技术在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3年02期
3 周波,杨伟,张景华,童元鹏,赵锐,纪建国,茹炳根;人脑枕叶区衰老进程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12期
4 罗国安,邓斌,叶能胜,王义明;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组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9期
5 吕青兰,袁灿,张华莉,陈广文,王尧玲,邓恭华,涂自智,肖献忠;用cDNA芯片检测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后基因表达谱的改变[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3期
6 杨婷,陈清轩;疾病模型动物简介[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5年02期
7 邱洁,高海青;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8 李连达,张荣利,冯新庆,宁可永,李贻奎,何君;中国小型猪心导管介入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塞模型的建立[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光军;张学东;;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1年04期
2 柴凡;姜军;;血清蛋白质组学在肿瘤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7年02期
3 罗新华;程明亮;杨勤;张权;;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的筛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16期
4 谢红东;周滔;刘成海;;肝脏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肝脏;2007年03期
5 朱祯敏;胡晓芳;曾嵘;邵志敏;徐学敏;;血清蛋白质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杂志;2007年08期
6 刘希成;田真;梁恒;张霖;陈阳;;人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的比较和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3期
7 苗兰;潘映红;任建勋;刘建勋;;气滞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8 蒋洪彦;李雪华;翁亚光;王世鑫;;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在SARS及并发症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年03期
9 李昕洁;谭守勇;刘玉美;刘志辉;;结核病患者血清蛋白质/多肽谱的初步研究[J];广东医学;2010年15期
10 姚富丽;刘友平;尹康;李洪;;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练惠辉;李文岗;韩鹏;邱乒乒;戴燕燕;陈清西;;比较蛋白组学在胆管癌血清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圣青;戚好文;张晓君;赵馨;潘刚;吴哲;王宇;阙海萍;刘少君;;急性肺栓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封巍;祝淑钗;;VEGF与食管癌关系研究进展[A];全国食管癌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华;唐福林;姚志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Sa抗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养军;应万涛;刘科辉;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评价的标准蛋白质试验设计与样本制备[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雷;王s,
本文编号:1677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67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