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分析——以“河南光山事件”为例
本文选题:碎片化 + 新闻专题 ; 参考:《新闻世界》2013年06期
【摘要】: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进入了海量化、碎片化传播的时代。信息过剩越来越成为人们选择信息不可避免的障碍。如何帮助受众整合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利用其大数据所潜藏的价值是当今新闻传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12年12月14日发生的河南光山事件为例,综合分析多种碎片化整合方法,旨在探索新环境下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technology, such as network, information has entered the era of quantification and fragmentation. Information surplus is becoming an inevitable obstacle for people to choose information. How to help the audience to integrate massive fragmented information and make use of the potential value of big data i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urgently. Taking the Guangshan event in Henan Province on December 14, 2012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various methods of fragmentation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ays to integrate fragment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new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伶俐;;微博热的冷思考——兼论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公文;林雪涛;;微传播时代的新媒体阅读教学[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陈娟;张丽茜;;从正反两方面看高校校园中的手机文化[J];科技传播;2012年08期
3 范璐璐;;传播学视角下的微博传播模式和社会功能[J];新闻世界;2012年08期
4 陈伟宏;马育秀;;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特征及道德调控探析[J];求索;2012年08期
5 王灿;;浅析微博的碎片化及其信息传播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3年01期
6 陈伟宏;;公民社会视域中微博传播的伦理思考[J];伦理学研究;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向阳;微博的病毒式传播研究[D];深圳大学;2012年
2 王聪;我国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新博弈[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周晓莉;中国当代微博广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潘国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俞轶楠;微博用户个人特征、动机、行为和微博吸引力关系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陈祥谦;;网络新闻专题应注重策划[J];传媒观察;2007年10期
2 ;海外传媒[J];传媒;2008年07期
3 ;国际媒介[J];青年记者;2008年22期
4 温晓红;;人肉搜索引擎与隐私权[J];青年记者;2009年03期
5 陈燕;;网络新闻专题的特点及发展[J];传媒观察;2009年07期
6 陈华;徐娟娟;;“人肉搜索”搜出多少问题?[J];产权导刊;2009年09期
7 桑端;;“人肉搜索”:给刺杀一个理由[J];视野;2009年20期
8 刘瑜;王军燕;;强化网络传播的“把关”意识——以人肉搜索为例[J];新闻知识;2009年10期
9 ;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力促引擎服务商自律[J];青年记者;2010年01期
10 叶子;;论电视新闻专题[J];现代传播;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妍;;适用于新闻媒体的新技术、新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2 ;摄影部工作怎样实现新闻摄影的突破[A];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蒲晓东;;《超级女声》与碎片化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批判视角[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经渊;刘翔;;“谷歌一代”信息素质分析[A];现代图书馆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惠芬;张平锋;;网络科技传播与谬误的扩散——光盘原理误传案例分析[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方奕;;网络化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陈佳;;从Google看网络全球化传播的实质[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宫昊;;当今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喻国明;;中国传媒业30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10 李s,
本文编号:1803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180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