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语言多态性与因特网辅助翻译

发布时间:2018-06-25 05:48

  本文选题:计算机辅助翻译 + 语言多态性 ; 参考:《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02期


【摘要】:计算机辅助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工作者习以为常的事情 ,当计算机发展到了网络时代 ,它对翻译的辅助作用就变得更加显著。本文从语言的多态性出发 ,将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和欣赏性借助于因特网做了量化标准和多态性标准的研究 ,突破了翻译标准长期以来的定性研究和求一性研究。
[Abstract]:Computer - aided translation has become the habit of translation workers . When the computer develops into the network age , it becomes more prominent in the auxiliary role of translation . In this paper , the accuracy , readability and appreciation of translation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Internet ,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for a long time .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
【分类号】:H059;H0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学智;忠实是译者的天职——兼评“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法公;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评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郑海凌;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林庆扬;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4 李特夫;中国译学标准的回顾与反思[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吴波;译者地位边缘化成因及其对策初探[J];国外外语教学;2004年01期

6 麻晓晴;论“忠实”的动摇和丰富——兼论翻译中的忠实与创造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张小曼;胡作法;;诗歌翻译中的形神问题——以杜甫《望岳》一诗的英译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义宏;许渊冲、江枫诗歌翻译论争焦点透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王志宏;王晓玲;;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博弈[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邵玉丽;;浅析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之音韵美[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刚;汉英词典翻译的篇章语言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艳秋;文学翻译变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韩振宇;试论翻译的社会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伟;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2 张永华;对翻译批评的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易芳;初探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莉;[D];郑州大学;2002年

5 张春悦;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看政论英语的翻译[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刘世平;论翻译标准“信”[D];重庆大学;2002年

7 刘婷;论“信达雅”[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8 潘平亮;译者主体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蓉;译家张爱玲及其小说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10 余承法;释“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天振;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郜万伟;;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宋新克;张平丽;王德田;;应用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计改革——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计改革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尚亚宁;;我国翻译产业发展:瓶颈与出路[J];前沿;2011年1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敬松;;培养面向新世纪的语言服务人才——介绍北京大学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课程[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政;;CAT引入教学——MTI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俞敬松;;培养面向新世纪的语言服务人才——介绍北京大学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课程[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崔启亮;;计算机辅助翻译职业技能培养体系[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艳勤;;浅析计算机辅助翻译中的翻译记忆技术和软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旭光;;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简介[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汉卿;;信息时代与翻译[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8 Daphne Wang;;多方合作下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新模式探讨——SDL与翻译教学[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站涛;韩兆强;闫栗丽;;机器翻译质量的研究与探讨[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崔启亮;;现代语言服务专业人才教育与培训[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韩军;翻译市场将诞生名牌?[N];中国工商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先玲;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CAT)技术的教学现状调查及其改进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陈了了;计算机辅助翻译与翻译硕士(MTI)专业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奥香兰;翻译记忆库的建设与维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孙莉萍;[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648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0648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