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传播学视角下的“词媒体”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7 00:42
【摘要】:1994年4月,我国正式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互联网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这一过程同时进行并相互影响的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两者一起使广大人民有时间、精力与必要条件来关注网络世界,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与娱乐。由于网络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种种特性,使网络世界中的交际环境和交际观念也不同于现实社会,并由此引发一种亚文化,语言在这种文化中产生变体,即网络语言。 随着互联网搜索引擎关键词搜索的普及,以及网络媒体对于舆论热点事件的传播方式,网络语言更是浓缩为一个个能指代整个事件的词语;这些词语从网络中走出,频频出现于各种传统媒体,,它们背后不但指代着一个故事,还包含着情绪、舆论。基于此,词媒体的概念被提出——“词媒体”是指将词作为信息的载体,将特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浓缩,发布到网上或传统媒体中,以便于口口相传。 词媒体的出现离不开广大的网民。正是他们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将词或者由他们自创的新词赋予了大众传播的新意义。因此词媒体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其精简的传播内容便于记忆并有明显的吸引力,同时又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其传播是爆炸式的,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新词能吸引它的阅读者主动去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含义;当词媒体在网络上形成巨大影响之后传统媒体由于新闻的需要也会对其进行报道,最终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词媒体的出现也离不开民众的记忆与情绪。他们通过这些词表达自己或悲或喜或压抑或自由的内心世界;并用这些词表达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或愤怒或讥讽或欣慰或鼓励,他们对于看法的表达形成舆论,借助词媒体广泛的传播,甚至最终影响到相关政府部门处理政务和制定规章;这不但体现了网络公民通过网络对于自身权利的争取,对于国家、社会的关注和责任感,也体现了我国民主法治的完善。 在词媒体的时代,词语这一种最原始的语言形式得到复活,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大众传媒”。而词媒体作为这样一种大众传媒的形式,既要发挥自身在传播上的优势和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需要得到更多的引导,需要更多理性的声音在思考与批判中完成它作为负责任的媒介的使命。
[Abstract]:In April 1994, China officially realized the full function 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 In less than 20 years, the Internet has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in China. The great enrichment of cultural life, together with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 have the time, energy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network world, use the network to obtain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entertainment. Because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edia, it makes th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communication concept in the network world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society, and thus leads to a kind of subculture, in which language produces a variety, that is, the network language. With the popularity of keyword search in Internet search engines and the way in which Internet media communicate hot issues of public opinion, the network language is condensed into words that can refer to the whole event; these words come out of the network. Often appear in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media, behind not only refers to a story, but also contains emotions,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this, the concept of "word media" is put forward-"word media" refers to words as a carrier of information, a specific time, place, person, event to be condensed,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or traditional media, in order to facilitate word of mouth. The appearance of ci media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vast number of netizens. It is they who give the new meaning of mass communication to words or new words they coined in the online world. 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d media are obvious: its streamlined content is easy to remember and has obvious appeal, and it carries a lot of information; it spreads explosively. A new word created can attract its readers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dig out the hidden meaning behind it; when word media has a huge influence on the Internet, the traditional media will also report on it because of the needs of the news. Finally,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is maximized. The appearance of ci media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 the memory and emotion of the people. Through these words they express their inner world of either sadness or joy or oppression or freedom, and use these word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hot social events, or to express their anger or ridicule or relief or encouragement, and to form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expression of their views, With the help of the word media, it is widely disseminated, and even ultimately affects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handle government affairs and make regulations. This not only reflects the network citizens' struggle for their rights through the Internet, but also their concern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It also reflects the perfection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In the age of ci media, words, the most primitive form of language, have been revived and become a kind of "mass media" full of vitality and creativity. As a form of mass media, ci media should not only play its own advantage in communication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but also need more guidance. More rational voices are needed to fulfill its mission as a responsible medium in thinking and criticizing.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20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红亮;孙美娟;;“《春天里》事件”的传播学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2 吴_";;传播学:远在天边,近在眼前[J];高考金刊;2009年10期

3 刘振宇;;试论网络传播对“知识鸿沟”的合拢趋势[J];东南传播;2011年07期

4 毕研韬;马康明;;传播学先驱们的军情背景[J];科技智囊;2011年08期

5 杨寅红;赵婧;;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研究[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6 叶诚诚;;艺术品拍卖的网络传播[J];青年记者;2011年26期

7 ;龙源宣布成立期刊网络传播研究中心[J];科技与出版;2011年07期

8 陈璐;;拉扎斯菲尔德的理论渊源与当代意义[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9 言靖;;论网络伦理道德的作用及其“生态环”建设[J];新闻知识;2011年07期

10 许哲;;当下大学生网络传播引导初探[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少波;;高校招生宣传的传播学解读[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2 肖慧;;互联网广告中的科技信息传播特点初探[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慧君;苏婧;刘泽林;;全面融合互动 提升资源价值——简论平面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与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肖慧;;互联网广告中的科技信息传播特点初探[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5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恕;;试论传统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交互融合——从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说起[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熊晓萍;;传播学视角下的“80后”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8 王命前;;论版式的内容属性[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别庸;;电视天气预报栏目策划的传播学思考[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10 温华;;媒体图像传播与社会文化心理[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领域的新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记者 江涛;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李彬;传播学在中国的机遇与危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4 吴迎君;城市传播学的范式建构和实践书写[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山东鲁东大学文学院 何志钧;网络传播正在改变审美范式[N];人民日报;2010年

6 记者 朱鸿英;云南成立 全球首所网络传播学院[N];昆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易飞;“湖北群星”现象网络传播研讨会召开[N];湖北日报;2010年

8 周万松;偷录他人音像进行网络传播构成侵权[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记者 张宏祥;我市召开“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德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2 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媛;从传播学视域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永亮;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批判[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9 张咏华;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新闻业[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海铝;意境的现代阐释[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立春;虚拟世界的意见集合[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毛文婧;求真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白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杨蕾;网络集群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朱梅;论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吴君;网络传播对中国大学生对日刻板印象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7 盛志宏;网络传播中受众的自我伦理[D];广西大学;2004年

8 孙博;网络传播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2年

9 余国彤;网络传播中青少年德育工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艳群;网络危机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8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128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