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互联网与外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9-02-09 12:04
【摘要】:本文从信息革命的角度探讨怎样认识、看待和使用互联网络以促进外国文学学术研究现代化的问题。作者认为 ,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对于外国文学研究来说突出地表现在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数字化方面 ,如数字图书馆、外国文学专题网站、电子期刊和网络论坛等 ,并因此导致学术研究方法的革命。学术研究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迅速进入网络时代 ,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可以预言 ,在信息化时代 ,外国文学研究必然同互联网络结合 ,并借此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Abstract]:From the angle of information revolu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nderstand, treat and use the Interne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foreign literary academic research.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revolu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evident in the digitization of Internet-based resources, such as digital libraries, special websites for foreign literature, for the study of foreign literature. E-journals and web forums, etc., and thus leading to a revolution in academic research methods. The academic research develops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direction, enters the network age rapidly, the technical content unceasingly increases.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Internet, and thu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四川省外国文学学会成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2 ;四川省举行外国文学学术讨论会[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3 何与怀;浅谈外国文学的评价问题[J];现代外语;1980年01期

4 ;简讯[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5 徐迟;外国文学之于我[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3期

6 吴任;我刊举行七省一市作者读者座谈会[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4期

7 秦似;;关于书的杂感[J];读书;1980年04期

8 吴锦濂;姚春树;陈钟英;;文学研究会对外国文学的译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三宅花子;;中国にぉける外国语教育の改善につぃて若干の提案[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0年02期

10 王铁坤;“拿来主义”的光辉实践——琐谈鲁迅译介外国文学[J];殷都学刊;198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格非;;周立波与外国文学研究[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编后记[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序[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编后记[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伍一莎;;新形势下文学编辑职责漫谈[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6 王守仁;;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7 李晓蓓;刘开会;;理想与现实的对话——谈福柯和哈贝马斯的争论[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田英宣;;略论《红旗谱》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及其创作技巧[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侯颖;;屠格涅夫影响下的郁达夫创作[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聂珍钊;;论科学文化素质与外国文学教育[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新颖;翻译文学的位置[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严宝瑜;著名文学理论家——冯至[N];光明日报;2000年

3 作者 蔡鸿君;苏尔坎普出版社:文亦载道 文亦言志[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舒建华;《博尔赫斯全集》引进纪事[N];文汇报;2000年

5 本报实习生 景琳琳;外国文学翻译精品长销不衰[N];文学报;2000年

6 ;为文学翻译敲响警钟[N];文学报;2000年

7 张辉冠 杨韶辉 邓慧敏 朱新法;开启一扇世界文学之窗[N];新华日报;2000年

8 ;奠基性的“三套丛书”[N];新闻出版报;2000年

9 严绍;中国比较文学的现状与未来[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既保守又浪漫的吴宓[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芳实;中韩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2 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D];四川大学;2003年

3 宋炳辉;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意识[D];复旦大学;2004年

4 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7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8 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D];四川大学;2005年

9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10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娟;在中国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资源之间——谈林纾的翻译和创作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岳球;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的选材和编排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奥井早织;郁达夫自叙传小说形成的复杂来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费书东;他知道自己是个诗人——论方平的跨语际实践及其比较文学史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贺小翎;清末民初对外国小说的译介:1898-1919[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媛;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家族小说[D];扬州大学;2005年

7 张能泉;译介·影响·变异[D];湘潭大学;2005年

8 陈秋红;抗战时期重庆的中外文学交流[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9 阚功安;传承与接受[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菊;《时与潮文艺》与抗战时期的文学翻译[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18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418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1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