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舟”五号报道看网络媒体的“易读化”传播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学系;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瑞英;张健康;;论受众新闻参与状况的转变——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媒体[J];新闻世界;2010年02期
2 尚妍;彭光芒;;媒介、受众与传播效果——“徐本禹”典型报道的传播学解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张赛花;;网络媒体对金融危机报道的特征——以新华网和新浪网为例[J];新闻爱好者;2009年18期
4 刘洪流;张杰;;高度公信力铸就主流舆论——论新华网的十年发展[J];青年记者;2008年14期
5 姜玮;;网络媒体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观念研究[J];新闻知识;2008年11期
6 朱琪;;从“信息流”到“意见流”——网络媒体十年“两会”报道模式转型初探[J];新闻记者;2008年10期
7 牛明汉;论媒体革命的影响与对策[J];军事记者;2001年11期
8 ;07媒体新动作[J];青年记者;2007年Z1期
9 王厚兵;叶常青;;我国网络媒体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8期
10 杨骅骁;;网络与媒体形式嬗变——试析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必然性[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贤都;;网络科技新闻现状、传播效果及改进策略[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春华;;陕西网络“民生”热点发生机制与态势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骞;;挖掘网络媒体优势 做好科技新闻传播[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呼东燕;;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网络媒体的应对措施[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崔巍;;网络媒体正受到严重侵蚀——以网络删帖人的负面作用为例[A];首届中国人物传播家大会暨第二届中国人物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琪;;平面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琪;;平面媒体在网络时代的生存和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董天策;陈映;;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航行;王旭瑞;;陕西网络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周榕贞;陈青娇;;关于强化网络气象科普功能的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杨舒丹;网络媒体的人文意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林林 张玉川;网络媒体亟须加强信息引导能力[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姚晓晨;网络媒体成为十七大报道生力军[N];人民日报;2007年
4 周科进;网络专题:网络媒体的“特色菜”[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高钢;怎样为网络媒体写新闻[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蒋国华;40余家网络媒体聚焦和谐龙江[N];黑龙江日报;2008年
7 尚晋生;网络媒体“长”与“短”[N];发展导报;2002年
8 张文娟 杨秋燕;论网络媒体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协调[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余跃;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N];中华新闻报;2003年
10 凤飞伟;网络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上的比较优势(下)[N];中华新闻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孙德宏;新闻的审美传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于晶;突发事件政府新闻发布的传播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周象贤;受众卷入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匹配[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娄伟;我国技术创新传播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8 谭玲;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D];四川大学;2007年
9 张春林;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周葆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考察[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晨;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江娜;网络媒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屈涛;网络体育新闻娱乐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徐秀丽;浅析我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的策略[D];西北大学;2008年
5 梁立超;网络热点事件中“新闻标签”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刘娜;网络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韩春阳;大连网络媒体舆情疏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闫文静;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析我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林涛;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10 刘君;解析新华网的成功轨迹[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2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53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