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搜索引擎论文 >

多移动机器人协同控制策略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13:10
【摘要】:移动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中重要的运输设备,也是智能制造系统的重要自动化单元,具有移动、自动导航、多传感器控制、网络交互等先进功能,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物流、纺织、烟草、医疗、餐饮、造纸等行业。近年来,移动机器人产业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很多场景中都有多个移动机器人在工作,但多数是移动机器人独立工作,功能受限,工作效率不高。研究多移动机器人协同控制策略,以使多移动机器人协同作业,丰富机器人功能、提升工作效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多机器人系统、多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和编队控制的国内外现状,并研究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了一款智能移动机器人,并对硬件框架结构、运动控制方案、软件平台进行了设计。同时对多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结构和通信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设计了一种分层式体系结构,为后期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2)对路径规划问题进行描述,用栅格法建立了环境模型。对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算法中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针对蚁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对蚁群每次出动的规模和信息素更新的规则进行了改进;针对粒子群算法有时不能收敛到最好点的问题,引入了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权重法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实验得出,改进蚁群算法在前期的搜索过程中随机性较强,改进粒子群算法在求解组合问题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考虑两者的优缺点,对改进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了融合,并在MATLAB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融合算法的优越性。(3)研究了多移动机器人的协同编队控制策略。提出了虚拟领航的编队控制策略,解决了因为领航者失效导致系统瘫痪的问题;采用改进蚁群粒子群融合算法进行路径规划,解决了领航者的避障问题。在复杂程度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了不同队形的MATLAB仿真实验,得出了编队的运动轨迹图像和跟随者与领航者的距离差、角度差图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复杂程度不同的工作环境中,编队能够平稳、准确的完成不同队形的工作任务,验证了算法的稳定性。(4)在搭建的多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中进行试验,首先在有障碍和无障碍的环境中进行了单移动机器人的避障和路径测试试验,然后进行了编队控制试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了编队控制的成功率为90%,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图文】:

多机器人系统


图 1-1 CESAR 多移动机器人系统加拿大 Alberta 大学开发的 Collective Robotics 多机器人实验系统[9],,如图 1-2 所示,它是对昆虫社会的一种人工模拟,此实验系统中机器人之间无显示通信,利用分散控制方式实现多机器人系统的协作,有利于机器人的扩展;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开发出了 SMC(SuperMechano-Colony)多机器人实验系统[10],如图 1-3 所示,它包含一台主机器人和四台子机器人,它有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控制结合的特性,当主机器人监控系统的视野中出现子机器人时,此时各个子机器人由主机器人控制,即用集中式管理。当主机器人监控系统的视野没有子机器人时,子机器人各自独立工作,完成分配的工作任务,即用分布式自主控制策略;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制了两种多移动机器人系统[11],分别是 ACTRESS 系统[12]和 CEBOT 系统[13],ACTRESS 系统具有底层的通信结构,可以把机器人、周边设备和计算机连接到一起,是一种自治多机器人智能系统,主要特点是系统的单个动作和协调合作动作并存。CEBOT 系统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系统中的每个机器人可以自主运动和决策,它们具有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能够根据任务和环境的变化重组,该系统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移动机器人系统,多移动机器人


国内对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建立了多机器人装配系统 MRCAS[14][15],并开发了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仿真平台,在该平台上完成了编队控制、路径规划等算法的仿真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席裕庚等人研制了 Active MediaRobotics 多移动机器人系统平台[16][17],它以多台 Pioneer2 型智能机器人为硬件设备,完成了避障导航和编队控制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的军用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8],用超小型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机器人之间、机器人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建立了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该多移动机器人系统在太空探索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同时我国将多移动机器人技术的相关课题交给国内著名的高校及科研单位,比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促进了国内多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减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国内外对多移动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实例主要有:协作搬运任务、多仿生鱼运动控制、足球机器人-ROBOCUP 等。如图 1-4 所示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仿生鱼运动控制系统,图 1-5 为多移动机器人足球比赛。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玉;;移动机器人行业:百花齐放,快速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9年03期

2 张淇元;;自适应巡航移动机器人的构建与编程[J];数字通信世界;2017年10期

3 赵杰;;以世赛集训为引领 推动学院水平提升——44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介绍[J];中国培训;2018年03期

4 杨洪志;;移动机器人的双臂结构设计要点研究[J];南方农机;2018年14期

5 任芳;;移动机器人助力无人仓落地——访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尧[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8年10期

6 刘银萍;;全向移动机器人中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研究[J];微电机;2016年12期

7 张燕;徐一超;盛洲;;A*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自学习中的使用[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6年11期

8 薛金水;张新政;;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移动机器人动态路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7年07期

9 张皓;;四轮全向移动机器人转弯半径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7年09期

10 刘桓;;移动机器人底盘的设计与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炜;马利;王立柱;;双臂移动机器人在不平路面激励下的振动特性分析[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2 王润孝;仲于海;;四足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及核心关键技术[A];2017年第七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3 汤亚锋;姚红;杨庆;;气浮式移动机器人的模糊运动控制方法[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4 李斌;刘景泰;孙雷;王鸿鹏;李宝炯;;面向复杂环境作业的轮式滑动转向移动机器人平台设计[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5 赵晖;王天然;刘德林;;分布式数据库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6 李伟;江晓佳;王彦昕;王永强;;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室外移动机器人道路边沿抽取的方法[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7 高志军;颜国正;丁国清;颜德田;;多移动机器人间通讯机制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8 郭丙华;胡跃明;吴忻生;;未知或已知环境中的非完整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刘国栋;吕福生;谢宏斌;;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李世华;田玉平;;一种非完整移动机器人有限时间跟踪控制算法[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红波;云南技师学院郑棋元勇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N];云南经济日报;2019年

2 湖南日报记者 姚学文;驰众 跻身工业移动机器人第一方阵[N];湖南日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郝晓明;移动机器人“冰屏”炫舞“北京八分钟”[N];科技日报;2018年

4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李海英;炫舞“北京8分钟” 沈阳新松移动机器人团队荣获“市长特别奖”[N];沈阳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孙宏阳;移动机器人巡逻机场高速[N];北京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周明阳;移动机器人:“百变万用”真神奇[N];经济日报;2015年

7 朱伟良 穗人社宣;广州选手摘金夺银创历史佳绩[N];南方日报;2017年

8 记者 杜华斌;美研制出世界最小移动机器人[N];科技日报;2005年

9 秦志刚;MiR移动机器人鼎撑未来工厂[N];国际商报;2018年

10 见习记者 徐然;新松国产移动机器人成长全纪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启彬;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与导航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李晔卓;可重构多模式地面移动机器人的构型设计与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3 黄辰;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与定位方法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8年

4 程传奇;非结构场景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5 冯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机器人室内动态定位[D];东北大学;2017年

6 邱增帅;面向室外环境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场景理解[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7 陈伟华;社会环境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8 欧屹;特种地面移动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9 姜健;多移动机器人协作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刘大亮;一种球形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分析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清松;复杂环境下多移动机器人协同路径规划[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光兴屿;室内环境的二维语义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3 龚学锐;基于室内移动机器人的视觉惯性组合定位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4 何淑垒;四足移动机器人的球面并联腿机构设计与运动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5 郭宇杰;基于移动机器人GPS/INS组合导航模式下的定位误差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

6 王徽;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地图构建与路径规划技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

7 王飞;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

8 朱宇航;轮-履-腿混合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刘振国;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移动机器人环境重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10 杨露;室内移动机器人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86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2686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