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移动机器人避障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1-29 06:45
移动服务机器人技术涵盖机械结构设计、自主导航、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核心部分,自主导航又包括传感器技术、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自适应定位、智能避障等主要内容。本课题以家庭服务机器人为项目背景,开展室内移动机器人智能避障技术的研究工作,并结合室内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应用场景,为机器人的智能避障确定综合最优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适合于室内移动机器人的静态避障技术和动态避障技术,在环境已知的情况下,以机器人避障的安全性、实时性、稳定性和可达性为目标,基于现有的避障算法,改进整合并提出融合A*算法、TEB(Time Elastic Band,TEB)轨迹优化算法和恢复行为的智能避障技术方案。研究并分析了基于栅格地图的A*算法的路径搜索性能,针对由于机器人地图模型误差、定位误差、传感器误差等原因造成的避障安全性问题,考虑到机器人自身的尺寸和障碍物的分布密度,分级处理栅格代价地图,保证避障轨迹的安全性;针对A*算法的启发函数和代价函数存在的不足,折衷处理曼哈顿距离估计和欧拉距离估计,增加偏离代价估计项,剔除冗余路径...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外各类移动机器人
(c) 哈工大服务机器人 DY-I (d) 大族 AGV 与机械臂集成机器人图 1-2 国内各类移动机器人综合国内外移动机器人发展状况而言,其机械结构朝着可重构、模块化和灵活展;传感器硬件技术方面朝着高精度、多组合趋势发展,其重点在于多传感器
机器人自主导航模块交叉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部发布2017年“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产业发展渐入佳境[J]. 中国包装. 2017(10)
[2]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展望[J]. 张智超. 科技展望. 2017(13)
[3]基于遗传算法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任务路径规划方法研究[J]. 王锐,莫志超,彭向阳,庞小峰,饶章权.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04)
[4]地面可移动服务机器人发展现状[J]. 李瑞峰,李汉舟. 导航与控制. 2017(01)
[5]中国制造2025[J]. 盛斌,魏方. 中国海关. 2014(08)
[6]一种基于可视图法导盲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研究[J]. 陈超,唐坚,靳祖光,杨洋,钱磊.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4(04)
[7]基于栅格地图-蚁群算法的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J]. 周东健,张兴国,马海波,李成浩,郭旭. 制造业自动化. 2014(05)
[8]PRM路径规划算法优化研究[J]. 夏炎,隋岩. 应用科技. 2010(10)
[9]基于动态模糊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 孟蕊,苏维均,连晓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07)
[10]轮式移动机器人研究综述[J]. 朱磊磊,陈军. 机床与液压. 2009(08)
博士论文
[1]大规模复杂场景下室内服务机器人导航的研究[D]. 陈赢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2]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 张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服务机器人室内环境层次化地图构建方法研究[D]. 霍光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4]基于势场法和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研究[D]. 刘传领.南京理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室内自主导航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D]. 杨兴.中北大学 2016
[2]室内移动机器人自主避障研究[D]. 傅超.浙江工业大学 2015
[3]基于多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避障策略的研究[D]. 吴慧玲.沈阳大学 2013
[4]基于拓扑地图的AGV智能路径规划技术研究[D]. 郭丽晓.浙江大学 2013
[5]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的研究[D]. 陈树娟.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6457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外各类移动机器人
(c) 哈工大服务机器人 DY-I (d) 大族 AGV 与机械臂集成机器人图 1-2 国内各类移动机器人综合国内外移动机器人发展状况而言,其机械结构朝着可重构、模块化和灵活展;传感器硬件技术方面朝着高精度、多组合趋势发展,其重点在于多传感器
机器人自主导航模块交叉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技部发布2017年“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产业发展渐入佳境[J]. 中国包装. 2017(10)
[2]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展望[J]. 张智超. 科技展望. 2017(13)
[3]基于遗传算法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任务路径规划方法研究[J]. 王锐,莫志超,彭向阳,庞小峰,饶章权.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7(04)
[4]地面可移动服务机器人发展现状[J]. 李瑞峰,李汉舟. 导航与控制. 2017(01)
[5]中国制造2025[J]. 盛斌,魏方. 中国海关. 2014(08)
[6]一种基于可视图法导盲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研究[J]. 陈超,唐坚,靳祖光,杨洋,钱磊.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4(04)
[7]基于栅格地图-蚁群算法的机器人最优路径规划[J]. 周东健,张兴国,马海波,李成浩,郭旭. 制造业自动化. 2014(05)
[8]PRM路径规划算法优化研究[J]. 夏炎,隋岩. 应用科技. 2010(10)
[9]基于动态模糊人工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 孟蕊,苏维均,连晓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07)
[10]轮式移动机器人研究综述[J]. 朱磊磊,陈军. 机床与液压. 2009(08)
博士论文
[1]大规模复杂场景下室内服务机器人导航的研究[D]. 陈赢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2]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 张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3]服务机器人室内环境层次化地图构建方法研究[D]. 霍光磊.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4]基于势场法和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研究[D]. 刘传领.南京理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室内自主导航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D]. 杨兴.中北大学 2016
[2]室内移动机器人自主避障研究[D]. 傅超.浙江工业大学 2015
[3]基于多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避障策略的研究[D]. 吴慧玲.沈阳大学 2013
[4]基于拓扑地图的AGV智能路径规划技术研究[D]. 郭丽晓.浙江大学 2013
[5]自主式水下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的研究[D]. 陈树娟.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6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ousuoyinqinglunwen/3006457.html